葉小瞇 wrote:我想很快這篇裡面就會出現最近站上最近竄紅的「不要再講後面的大腦比較重要」這句話...(恕刪) 說老實話我還真的蠻喜歡這句話的..........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我都不知道我還以為01一直都停留在『鏡頭後面的頭比較重要』的口頭禪時代哩我本來也是這個古老口頭禪的信奉者不過自從拿D50去跟人家拼一次婚禮場面之後,我就體會自己的無知了
葉小瞇 wrote:不知道h兄玩過所有片幅後最喜歡哪種呢? 我沒玩過的片幅可多了,在傳統攝影也是菜鳥大概只碰過110、135半格、135、APS(含數位)、120的645和66與69片幅這幾種像120的67、612、617都沒玩過,4*5和8*10更是連拍都沒拍過(機子是摸過啦)拍了這些,覺得拍6*6最有趣不過~片幅越大越爽快~!
我們讀者可以催稿嗎 因為感覺才剛起了個頭而已就不見了有點摸不著頭緒實為可惜另外,關於您說的外拍進步那一段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按快門的人雖然重要但外拍model重要、服飾重要、選景重要、引導也重要有時候感覺進步,其實只不過是這些"前製"因素在作怪因為那時候只要按快門就行了所以建議參加外拍的人最好看一下地點、環境因素、model穿著搭配與導引這些前製規劃等等...(當然,現在也有流行把網拍拿來拍外拍...無腦的頭痛牙齒痛...那樣子的就按快門就是了)不然哪天自己上場還是一味的半身照..大頭照...另外樓主要不要撥冗再對底下這一段作些補充呢"使用k100d的這段時間裡,對我的攝影路的影響可以說是功臣也不為過。在當時並列同級的入門機中(D50 350D),這台大概算是不少玩家眼中墊底的機種吧!但正是因為種種的缺陷,才可以讓我比同時期購買單眼的朋友有著更紮實的基礎。"因為文中突然跳出這一段,卻沒說出缺陷在哪?比別人多出哪些基礎?我們還是不知道為甚麼使用種種缺陷的機身會比別人有更扎實的基礎本來想說應該會在part2講明,可是您的part1後面還有不算短的一段、卻還是沒提到所以猜想是否遺漏了?搬個椅子,繼續等著三系統大小砲互相火拼
Clement0314 wrote:另外樓主要不要撥冗再對底下這一段作些補充呢...(恕刪) 謝謝Clemeny0314前輩的催稿XD,您真是好眼力其實本來是有想針對這點補充的,但是想說單一篇講缺點好像怪怪的所以就留到第二篇想說有個對照也比較容易明白原本預設part 1 2的用意就是想說由淺入深把自己的心得跟心路歷程轉換慢慢寫出,閱讀上也較不會吃力相信對蠻多入門的人可以達到共鳴的作用但是這篇對於重度器材玩家或是高手級的前輩們,可能會讓各位失望因為正如我標題所示,僅是"淺嚐"的階段如果大家想看什麼大砲、紅圈圈這類的可能會落空就是了不過因應01上前輩的建議,應該是盼不到PART2 3了應該是會一次寫完再PO出了若是有板友需要搶先版的也可以PM給我,如果不嫌棄我這麼爛的文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