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ohns wrote:這句話百分之百有問題...(恕刪) 任何人類語言都無法讓任何兩個人可以在思想上有正確無誤的溝通,不像機械語言般,溝通起來可以正確傳達兩支程式雙方認知的訊息,原因是機械語言的設計使用的是代數上有限群的概念,有限表示有限制,有限制表示解答也有限,所以程式溝通可以透過防呆機制精準的傳達需要被傳達的訊息,幾位大大其實意識上對後製都有一定的認知,但因為範圍太廣泛,影像概念太抽象,所以會不斷的的引用外來訊息尋求解答,但外來訊息不斷增加的結果就是現存解答的"域"會繼續增大,最後如果將所有外來比喻都收納進來,就會產生資源衝突導致多種解答,多種解答在人類的意識中有好有壞,就像一個人有多種價值觀一樣,可以多面向的評斷一件事情的對與錯,但記得見人要說人話見鬼要說鬼話,如果人家跟你討論數學你跟人家討論生命科學那這個討論將無限發散,永無止境。
datapay wrote:不斷的的引用外來訊息尋求解答,但外來訊息不斷增加的結果就是現存解答的"域"會繼續增大,最後如果將所以外來比喻都收納進來,就會產生資源衝突導致多種解答,多種解答在人類的意識中有好有壞,就像一個人有多種價值觀一樣,可以多面向的評斷一件事情的對與錯 沒錯所以我的重點是在定義之前 應用"前提"限制住"域"才不會讓一些天馬行空的人無限上綱
mjohns wrote:沒錯所以我的重點是在...(恕刪) 沒錯,所以我才想以主題為導向下去討論,那些該後製,那些不該,而不是只要拍照就該或不該後製.....甚至想討論怎樣後製比較好。因該沒有多少人有心力這樣認真討論.... 甚至這樣討論的效率有多高,這個論壇機制好不好等。限制的動作往往都需要主席(樓主)來大聲講話,但今天主席的意思就是他不想要後製,並且詢問有多少人跟他一樣,結果有一堆人走錯會議室了,連我都走錯了!!但是我發現主席他走錯學校了,明明是後製的討論,他竟然發在攝影觀念版....我想他想討論的可能是影像還原那塊orz
忽然想到~幾樓前有人提到A:攝影30分+後製50分=80分B:攝影70分 無後製竟然會有所以A贏十分~B輸了就是輸了的結論太不可思議了吧!!!也是要看是在比"圖像創作"還是在比"攝影"喔真的是覺得本末倒置一些不得已的狀況都應該撇開在一些風景照 能夠慢慢拍的場合靠後製贏人的人 真的是攝影技術贏人嗎?還有人提到~拍底片~選擇不同的底片 呈現不同的畫面不也就是後製哀 看來有人沒搞懂"利用特性" 跟"改變畫面"的差異差很大!!!
說的好~攝影美學,如果真要用分數來量化比較,的確不是很好的方式但是如果要執著在這些字句上,忽略別人想表示的重點,我也沒辦法~此外,後製的範圍很廣,別把無中生有的合成,和相片修圖的後製混為一談一些國內外玩影像合成的攝影師,所開的展覽好像都叫攝影展,而不叫圖像創作展另外,攝影也的確不應有勝負之分但是堅持不後製的人,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不想?不好?還是覺得靠後製不算真的在攝影?其實這些人,心中早有了勝負之心又何必說的冠冕堂皇~
oldcat0703 wrote:但是堅持不後製的人,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不想?不好?還是覺得靠後製不算真的在攝影?其實這些人,心中早有了勝負之心又何必說的冠冕堂皇~ 別人怎麼想,又是你能瞭解的?講這些話是先入為主,不就是已經在心裡貶低了別人話說的冠冕堂皇,又高出多少呢?
oldcat0703 wrote:但是堅持不後製的人,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不想?不好?還是覺得靠後製不算真的在攝影?其實這些人,心中早有了勝負之心又何必說的冠冕堂皇~...(恕刪) 如果明明能夠靠攝影技巧達到的畫面達不到就學著用後製...我想那種人也不叫做真正喜歡攝影吧!! 而既然開始依靠了後製~就反過來說那些堅持不後製的人那我只能說...看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