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請教】已經最佳曝光,照片還是曝光不足!

Ailio wrote:
我來補充一下C家的狀...(恕刪)

小弟再補充一下
C家只有5D2會這樣
7D(還是550D?)之後的機身沒有ISO400這個蠢上限了
但基本上還是只能用0EV計算AUTO ISO
跟O家的一樣
實用性遠不及N家還能調EV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M + AutoISO != M,
根本就已經不是同樣的模式了,
所以要能夠調整 EV(Exposure compensation),

M 不能動 EV (Exposure compensation), 是因為他本來就不能動....
因為光圈快門 iso 都是手動,
手動完 EV(Exposure value) 就固定了.
要補償?.... 去動 光圈快門 iso 其中一個啦....
Cudacke Dees wrote:
M + AutoIS...(恕刪)


主要是 名稱問題而已

M模式下的 EV純粹化身為 電子測光表 跟 參考用數字 只能看是不可調的

AutoISO如果要介入的話 就必須跟閃燈同一個系統

閃燈有 閃燈補償 ISO也該有個ISO補償 這樣就啥事都沒有了

而且前面其他人也提了 某些廠牌有做這種情境模式

而沒做的則是把這功能放在M模式裡面

要說失去M的"真正意義" 是可以這麼說

但是換個角度 只是把這功能 "放" 在M模式裡讓使用者

自行選用 則不是甚麼太大的問題

畢竟 "關掉就是了" 又不是被強迫在M底下還要去調整所謂的曝光補償

相機的轉盤功能有限 唯一功能全開放的就是M模式

所以把一些功能放在這邊並無不可

畢竟已經是數位時代 而不是機械時代

這些參數類的東西 不過只是開開關關 並不影響相機本身的功能性
กิิิิิิิิิิิิิิิิิิิิ ก้้้้้้้้้้้้้้้้้้้้ ก็็็็็็็็็็็็็็็็็็็็

Ailio wrote:
閃燈有 閃燈補償 ISO也該有個ISO補償 這樣就啥事都沒有了


閃燈有閃燈補償那是因為閃燈的出力其實是獨力開來的調整,
但是 ISO 的調整是直接影響 EV.
所以請用 Exposure Compensation,
不需要脫褲子放屁加個 ISO 補償.
Cudacke Dees wrote:
閃燈有閃燈補償那是因...(恕刪)


多謝指教 小的英文不佳 上面回文有點語無倫次了

重新陳述一次好了...

全手動 此時 EV表 是顯示相機預估出來的 "結果"

而帶入AutoISO這個自動元素以後

EV則變成 "強迫相機 控制ISO將曝光補償到一個定值"的控制項

也就是 x 快門 + y 光圈 + z iso = ? EV

跟 x快門 + y光圈 + ? iso = z EV

前者 x y z 手動 ?則由相機自行運算出結果

後者則是 先鎖定想要的結果z 搭配x y 然後 ? iso交給相機運算

所以用程式邏輯個觀念看

其實每個元素都可以交給電腦運算

因此有 光圈 先決 快門 先決 或是 程式化模式可以選不同的搭配值

這時候要告訴相機的是 "我喜歡算出來的值最後是多少" 也就是EV

而全手動 因為相機都不用運算了 所以此時的 EV變成一個類似測光表的功能

其實把 快門,光圈,ISO,EV 四個值拉出來玩排列組合

固定EV => 全自動模式
固定EV,ISO => 全自動模式

固定快門,EV => 快門先決
固定快門,EV,ISO => 快門先決

固定光圈,EV => 光圈先決
固定光圈,EV,ISO => 光圈先決

固定快門,光圈,ISO => M模式

固定快門,光圈,EV => ????
部分廠牌有獨立這個項目 部分沒有 就是塞在M模式裡面

M裡有Auto 唐突? 的確是如此 但是M模式的閃燈一樣是可以Auto

所以就把M裡的AutoISO 當成 Auto閃燈看待吧~

若再開一個模式 裡面全部都可以調 然後都可以單獨設成auto
似乎也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
不然就是像某些廠牌一樣 再獨立一個情境模式出來 但是這樣轉盤又更擠了..
กิิิิิิิิิิิิิิิิิิิิ ก้้้้้้้้้้้้้้้้้้้้ ก็็็็็็็็็็็็็็็็็็็็

Ailio wrote:
但是若再開一個模式 裡面全部都可以調 然後都可以單獨設成auto
似乎也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
不管是獨立於PASM模式,再加一個MA模式
或是直接於M模式下加入auto iso功能
實質意義都一樣

重點是使用者自己要搞懂操作邏輯、應用場合
而不要自己用不到、不懂,就大肆批評

所有的模式
存在意義都只是為了符合使用者操作需求而已
找到自己喜歡用、需要用的模式,並且熟練它
我們該作的僅此而已
Ailio wrote:
全手動 此時 EV表 是顯示相機預估出來的 "結果"


不是相機顯示出來預估的結果,
是相機測光結果跟當下所設定的光圈快門iso所得到的 EV 差.
自動模式下, 你控制這個差來讓相機根據他測光的結果幫你算自動部分的光圈快門或者 ISO,
手動模式下光圈快門或者 ISO都已經自己控制,
所以這個差變成手動設定跟相機測光差距的結果而已,
因為已經是手動模式,
所以相機必須顯示出這個結果讓使用者有個根據作適當的調整.

Ailio wrote:
M模式下出現 auto 有些衝突

但是若再開一個模式 裡面全部都可以調 然後都可以單獨設成auto

似乎也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


不會阿, A, S 或者其它模式也都只是這種單獨獨立出來的自動模式而已,
只不過底片時代 ISO 不能自動,
所以不會有 M + AutoISO 這種模式.
其實就是 M != M + AutoISO,
兩個根本就是不同的模式.
Cudacke Dees wrote:
不是相機顯示出來預估...(恕刪)


我同意你說的

只是我覺得與其拘泥

M => 全手動

換個想法

M => 全部可調整(含Auto)

這樣就好了

不過再聊下去也沒啥結果 因為要多一個模式 還是少一個模式

也不是這邊講一講 相機廠商就會改的

基本的使用方式跟原理 大家能了解就好了
กิิิิิิิิิิิิิิิิิิิิ ก้้้้้้้้้้้้้้้้้้้้ ก็็็็็็็็็็็็็็็็็็็็

Ailio wrote:
我同意你說的 只是我...(恕刪)


重點是 M 是已經用了很久的通用術語,
而 M + AutoISO 是新時代可以有的新自動模式,
偶不要求一定要分開必成一個轉盤模式,
偶只要求當偶看到你說 M 的時候偶不用猜你是用 M 還是 M + AutoISO 而已.
Cudacke Dees wrote:
重點是 M 是已經用...(恕刪)


Auto 跟 M的確是反義字

M模式也是歷史悠久 但是AutoISO 我相信廠商也只是

"塞在那裏"而沒獨立情境而已吧

之後就看廠商怎麼去解釋了吧

我覺得最完美的 還是再拉一個獨立情境出來吧

反正轉盤上也一堆用不到的情境

我倒希望廠商給這麼多預設情境 不如給個"使用者情境 1,2,3"

然後裡面所有項目都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Auto

也有選項能直接套所謂 人像模式 風景模式

這樣能解決M裡面為何有Auto的矛盾問題

二方面也能讓轉盤清爽一點 雖然單眼傻瓜化是個趨勢

但是轉盤整個一堆項目用起來有時候感覺頗多餘的..
กิิิิิิิิิิิิิิิิิิิิ ก้้้้้้้้้้้้้้้้้้้้ ก็็็็็็็็็็็็็็็็็็็็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