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您還是堅持不後製嗎?

codebook wrote:
如果我寫一個perl...(恕刪)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寫上一篇來說明。因為如果有心要挑戰定義,我的定義就要一直針對這種挑戰明確化。所以我既提出比較簡化明確的版本,也要說明這樣定義背後的動機。

至於您這個做法,我早就想過了,我準備無限隻照相機,從數不清的角度用數不清的參數值去拍(或者套我的定義,拍完再套用程式轉出無限種參數組合讓人去選,人不是先看了再修改的,怪怪,這是雲端攝影嗎?),好吧,您挑戰定義漏洞很爽,但您在攝影嗎?

搞到後來,連什麼是攝影都沒有定義了,那你們在這裏吵攝影要不要後製幹嘛?

如果是針對定義的數學嚴謹性抬槓,我已經說饒了我吧。如果是針對要不要後製,我也說了,不要找我,這樣可以停止了嗎?

一定有人會說,電腦進步就是這樣。沒錯,我也同意,但就像西洋棋協會要限定參賽者,總可以限定參賽者資格,排除深藍或華生,讓想用人腦下棋的人有個公平的空間,也算合理吧?你們就饒了那些不想後製的人吧!(我也有用後製喔,所以這點不包括我)
pineman wrote:
搞到後來,連什麼是攝影都沒有定義了,那你們在這裏吵攝影要不要後製幹嘛?


攝影本來就沒有什麼定義

給人眼覺上的震撼就是結果, 有黑白的 有Lomo的 有HDR 有接景的 有創作的 有合成的

這些都叫攝影

是台灣人喜歡自己複雜化


只有記事類的拍照才比較多限制..
後製與影像還原是兩回事!

後製全稱叫做"後期製作",是作業流程的一個部分,而在機身上面的設定都不叫後期製作,

現場拍攝愛怎樣調機身叫做"現場拍攝設定",搖黑卡,設定HDR、Dlight、單張重鋪、單張多格曝光、長曝、不同焦段、不同色溫、補光等都是"拍攝技巧",(另外因為主題不同又可分被動或主動拍攝攝影、業餘人是因該多為被動拍攝,主動拍攝背景安排、人物位置、點綴物等就是專業攝影的創意了)

離開拍攝場地或是檔案離開機身後對影像的調整都叫做後期製作,

所以單純調整白平衡也可以稱後期製作,

所以調整色彩曲線與風格也可以稱後期製作,

就連運動攝影,現場主編的筆電即時挑選千張的運動員照片回傳新聞中心的動作也叫做後製,

我拍婚攝"一定"要後製,因為機器太爛現場AWB常常不準,因為拍得太趕有時候來不及構圖,

我平常玩底片機"很難"後期製作,除了沖掃店幫我銳化了一些以外,JPEG檔後期製作範圍很有限,

我測試鏡頭"不需要"後期製作,為了誠實展現鏡頭與機身JPEG值出的顏色與銳度,

這樣了解了嗎? 後製與影像還原是兩回事,



影像還原是不可能的事情,人眼對影像的感知來自於大腦,真正的影像還原相機應該使用大腦為核心,

眼球為感應器,否則任何透過任何機器都是一種投射,投射後的影像與真實影像不可能一樣,

就像小叮噹不可能來到真實世界一樣。



影像還原的限度,就是兩位大大爭論的點,各家各派都有人支持,自己喜歡就好,看看國際趨勢,看看正義魔人,看看就好,等案子進來了,依照廠商的需求,制訂合理的拍攝風格,再來定義也不嫌晚。
datapay wrote:
我平常玩底片機"很難"後期製作,除了沖掃店幫我銳化了一些以外


底片

也會挑沖洗店

洗出來差的也會換一家...


結果你一定以呈現在眼前的為主..
codebook wrote:
底片機也會挑沖洗店出...(恕刪)

最近得到內線 聽說彩韻很棒 GOOGLE了一下 彩韻真的很棒! 下次送去沖沖看。

後製可以是攝影師本人,也可以是攝影師以外的人,相片館算是某種形態的後製團隊,第八藝術上,後製團隊與攝影師與運鏡師與打光師等全部都不同人,如果後製團隊成品不如預期,下次的確不會想要合作,因該也不會有機會合作了...
pineman wrote:
…定義是決定公平性的最重要的基石...(恕刪)
如果是比賽,才有公平性的問題。不過這棟樓講的不是比賽,應該沒有公平性的問題。

pineman wrote:
…比賽講清楚規則就好,但就需要一個好的定義才能當規則不是嗎?...(恕刪)
沒錯。但問題是在數位技術下,禁止後製有一定的荒謬性。雖然您的定義已經很不錯,但仍然無法避免一些不合理的結論。

pineman wrote:
…這樣您懂我為什麼要提個定義了嗎?我的定義很簡單,就是看到成品後才做的調整和攝影最大的困難點(無法百分百地事前得知呈現結果)是矛盾的。因為事前的時間極少,事後時間非常多(甚至理論上無限),所以前者的難度很高。也許未來真有超級機器(or 機器人)解決這個問題,但目前就是事前的無法掌握度才成就了攝影技術的價值。...(恕刪)
可以理解您的出發點。但定義所以要區別,應該要從本質上來區分,而不是從難度來區別。如果沒有公平性的問題,難度高不但沒有價值,反而是缺點。跑馬拉松的難度比開車要高多了,但跑馬拉松只有在馬拉松比賽裡才有價值。

pineman wrote:
…我一再強調,我對後不後製沒什麼立場,自己的照片自己愛怎樣就怎樣,商業攝影不後製就去喝水當飯,比賽就規則講清楚就好。我一開始的文就是在提供這個定義,可以講清楚。這樣您瞭解了嗎?
我沒有反對您啊!只是要藉您的文,講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對別人後製不後製,沒有什麼意見。但對於有人「反後製」或「歧視後製」則很有意見(當然不包括您)。

codebook wrote:
攝影本來就沒有什麼定...(恕刪)


這句話百分之百有問題
怎麼會沒什麼定義?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hotography
Definition of Photography:
The art or process of producing images by the action of radiant energy and especially light on a sensitive surface (as film or a CCD chip)

定義就是意義的根本、根源、最核心的價值
英文在"後製"上 就有許多動詞可以形容
且各有其精確的定義
edit, retoucher, alter, manipulate...

不像中文用"後製"兩個字一言以蔽之
中文真的是一種很容易誤導人的語言
很多地方缺乏邏輯思維

要在已經涵蓋許多意義之下的名詞做定義
在前提上要先定義清楚
否則會有很多邏輯上的漏洞被攻擊
只要先把前提定義明確不能成立
其他的假設就不會成立

我蠻佩服pineman的精神
只想說聲加油
Dave5136 wrote:
雖然您的定義已經很不錯,但仍然無法避免一些不合理的結論。...(恕刪)


再多加一些防鑽漏洞的嚴謹用詞其實可以啦,我只是不想把簡單的定義,搞到像抽象定義規格書一樣,比法律條文還難懂罷了。沒看我連雲端攝影都想過,只是要那樣寫是在對不起自己的腦汁,何況又沒錢領。

懂我想要表達的意思的人,就知道我的定義的精神就是沒有多樣選擇性,就只能接受或不接受一個循序操作後的結果。程式或機器跑好幾張給人選,就是一種多樣選擇性,用嚴格的標準也可排除。但我又不是在真的辦一個比賽,有需要這樣對不起我的腦汁?蠻後悔一時手癢看到人問定義就順手回了,沒想郅引來這麼一堆傷腦汁和腕道的事。

後續恕我不陪各位大大玩了。
mjohns wrote: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hotography
Definition of Photography:

The art or process of producing images by the action of radiant energy and especially light on a sensitive surface (as film or a CCD chip)

定義就是意義的根本、根源、最核心的價值

英文在"後製"上 就有許多動詞可以形容
且各有其精確的定義
edit, retoucher, alter, manipulate...


不要亂解釋喔!

不然進暗房的,都被你黑了..

mjohns wrote:
只想說聲加油...(恕刪)


感謝大大的支持。我犯的錯就是在戰場中有人問戰爭有規則嗎?我跑去現場定義日內瓦公約給大家,被炮火打死是必然的。XD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