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從第一頁看到第二十七頁
第一點:500d是入門機喔!(好像瞧不起人的樣子)
你確定他是說 500d入門機唷?(疑問句) 還是說 500d入門機唷!(肯定句)
再加上語氣每個人說法不一樣外,也許他沒那個意思,你卻聽成那個意思,
然後自我感覺不是很良好,就給他扣了個帽子。

可憐的是他沒上01,沒有辦法去說明當時的狀況。

第二個:最小光圈雖然不是最佳畫質的光圈,但是卻是景深最深的光圈,如果他要求的是整體的機台清楚,
那麼這樣子的設定,一點也不為過,並不是每一張照片要求的都是最佳畫質。
第三個:至於iso值的設定開到最低,絕對不是為了熱躁點的考量,
通常要考慮的是閃燈的出力影響條件:iso、光圈與快門。
就討論的內容看來那位拿d700的前輩,在控光的方法上碰到的一些問題。
晚輩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室內的環境下,iso調至200,光圈縮至f22,只有一隻閃燈使用離機閃直打,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

吃不到背景光,在不拉長快門的狀況下,只有被閃燈打到的主體會比較突顯出來。
所以其它的師父看到背景都會覺得太暗,就是因為環境光跟本沒有吃到,
而且如果他沒有使用擴散板或是柔光罩的話,可能主體的某個部分也會因為沒有吃到閃燈的光所以沒有辦法顯影。
為了解決背景太暗,有幾個方法可以去試試...
在閃燈方面:準備第二個離機閃燈來打背景光、或是將離機直打改成跳燈來打。
在快門方面:降低閃燈的出力值後,把快門的速度再放慢一點。例如三秒之類的...
在iso方面:提高iso值到可用iso範圍。
在光圈方面:因為要求清楚的關係,也許就只能使用小光圈的固定值,
但如果不考慮景深的狀況下,也可以調大光圈值。
如果要拍攝機台、背景跟人像
在使用低iso、小光圈的狀況下
只剩下快門值跟閃燈值可以考慮的狀況下,
如果人像也是在閃燈的範圍內
將快門放慢至三秒吃環境光,再以閃燈使用後簾同步把人像與機台的顯影固定起來。
有可能是在室內縮光圈、低iso值、單閃燈的狀況下,較佳的解決方式。
由於前輩沒有測光表,只能使用反覆拍攝主體,才能得到較正確的顯影,
反覆拍個十幾次才能得到較佳值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當選擇換一個方式來拍攝時,例如有閃燈的狀況、無閃燈的狀況、有閃燈又要加人影的狀況,
一直在測光是很重要也很正常事情。

沒有人兩三下就可以決定好每個設定值,除非之前已經在同個環境與場景拍過了,
不然第一次進入狀況時,確定是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上手!

所以阿布你覺得他不會測光,一直在測光,應該是他一直在變換設定值,被你看到這個測光的過程。
至於為什麼要離機直打不跳燈,這一點也許跳燈才是個好選擇也說不定,不然就是要雙離機閃了!
為什麼要叫你們不動三秒,就是為了吃環境光,最後以閃燈把你們的動作凍結起來囉!
至於手抖,如果他放大後沒有模糊,就別管他抖不抖了!

至於會百分百放大,要不要求細節是各人自己的選擇囉!
也許你覺得爛照片,但是他只是為了放大看自己想要看的地方!

你想指正他,但是你說的三點都是你自己的問題居多
1 你感覺很不尊重他,但他不一定會這麼覺得
2 你不懂n家系統,但是如果你曝光的觀念很強,n家與c家有什麼不同?
3 你的500d是你自己瞧不起自己,然後扣他一個聽的進去有鬼的帽子....當然你會覺得他聽不進去囉!
這位前輩不管他是業務或是職業,在室光使用閃燈拍攝商攝,應該有過一些經驗了,
阿布跟這個前輩相比,可能在經驗或是觀念上有段程度上的落差,
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誤解。

以上就是晚輩對於這起拍攝事件與文章內容的看法
多謝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