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請教】已經最佳曝光,照片還是曝光不足!


小环子 wrote:
但是auto iso,真的只是商業化噱頭..增加拍照成功率...罷了!!!
我想~你應該不會希望在大陽光的好天氣..拍出高ISO的照片吧?
AUTO ISO這功能..有沒有可能會讓使用者拍出這樣的照片?你自己說好了!!!...(恕刪)


弟從您的回文中推敲您可能不太了解AUTO ISO的設定, 若還有誤請您指正.
Nikon AUTO ISO的設計在正確的設定下是不會讓使用者在大太陽底下拍出高ISO的照片, 通常調整設定上是調整最高ISO臨界值 (端視您可接受的畫質)以及快門速度.

所以舉例當您設定是光圈優先的情形下光圈是固定值, 相機會以機身測光值來做快門和ISO的增減, 機身會先以快門降低為優先以確保畫質, 接著才是增加ISO值. 所以只要您的場景測光後所得到的快門速度高於AUTO ISO設定內的最低快門速度, 那麼ISO值並不會增減或者亂跳. 新一代的Nikon機身還有新的功能是可以根據使用焦段來自動調整安全快門值, 使用上就更為便利了.


所以AUTO ISO要拍出高ISO的照片: 除非1. 機身測光後認定現場場景偏暗, 通常在大太陽底下是不會有此情形發生 2. 使用者"手動"將最低ISO自行設定到高ISO.
^^A 請多多指教~

小环子 wrote:
2012-09-02 23:00 by 小环子ISO變動...改變的是什麼?
大家在花大錢買銘鏡..要的又是什麼?
我沒生氣啊!!!
小弟從頭到尾...都只是覺得好笑而已啊!!!
更好笑的是M MODE 加AUTO ISO.......
BYE~~BYE



這功能應用在光線不足時使用~~
當你想控制景深又想控制快門以凝結動作的時候~~
閃光燈不能用或用了沒用~
現場的光又忽明忽暗~
偏偏又沒時間慢慢調整ISO~~好的畫面一閃即過~~

這時候有相機幫你auto一下~~不是很方便嗎?


Ailio wrote:
AutoISO 如同您說 不是很廣泛使用 所以才"塞"在 M-Mode裡面 成為一個選項

Ailio 兄:您搞錯了!
各家有 AUTO ISO 功能的相機,
都是作在 P、A(Av)、S(Tv)模式上,
Nikon 則是連 M 模式 也有 AUTO ISO

他已經陷入極度錯亂與自我矛盾......您不要被影響喔!
roachc wrote:
都在自己拆自己的台

小环子 wrote:
你們NIKON的使用者,回的文...用N家數年了,90%時間都開著 auto iso

又再一次自己拆自己的台,
您不是說 M 模式不需要 AUTO ISO 嗎?
他出來證明他90%時間都開著 auto iso
正是要否定您的論點,
您引用他的觀點要證明您的什麼論點啊?

怎麼您自己也錯亂得這麼嚴重了?

除了「黔驢技窮」之外,
還有一句成語很適合形容現在的您:「猶作困獸之鬥
roachc wrote:
Ailio 兄:您搞...(恕刪)


我單純是指 沒把 AutoISO作成獨立情境模式而已

如果要把AutoISO做成情境模式 應該是 光圈快門雙重先決?

就手動設定光圈跟快門 然後AutoISO

只是這樣跟M模式 自己選 AutoISO又很接近

其實AutoISO用最兇的就是傻瓜相機了

我手上幾台早期 兩三百萬的相機 根本就不能鎖ISO...

每張都是AutoISO 看EXIF 有120 ,150 亂跳...

存在已久的技術 單眼上也不需要花啥成本研發

多個功能總比少個功能好
กิิิิิิิิิิิิิิิิิิิิ ก้้้้้้้้้้้้้้้้้้้้ ก็็็็็็็็็็็็็็็็็็็็
以小弟目前的功力來看是二方都有理.

小环子大大說的沒錯, 既然是M mode, 加了 ISO auto 是有些說不下去, 雖然 ISO auto 是很方便也可以關掉.

Ailio 大大也表示相似看法 "不過我同意 M模式下 出現 EV可調 會讓使用者觀念錯誤的論點.應該把這時候的EV 比照閃燈曝光補償 改成 ISO曝光補償".

因此居然是 P家 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是小弟在剛才看到的:

"...另外PENTAX的曝光模式有個相當有趣的選項,那就是「TAv」這功能;這模式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光圈跟快門可由前後轉盤來控制,但感光度則是屬於自動狀態,讓使用者可以專注在景深與快門速度的運用上。..."


輕巧耐候兼具 全新中階單眼 PENTAX K-30

大家參考看看, 不過按鈕多到眼睛都快看花了!
ching43202 wrote:
小环子大大說的沒錯, 既然是M mode, 加了 ISO auto 是有些說不下去...(恕刪)


其實應該說, 對M mode的認知是有所不同, 並非說小环子兄所言有所對錯.

在P mode底下是透過相機測光+內建的program mode來改變適當的光圈快門值
在A mode底下是自訂光圈, 相機測光來改變快門值
在S mode底下是自訂快門, 相機測光來改變光圈值
在M mode底下是自訂光圈以及快門值, 相機測光僅顯示測光充足與否

以上模式跟固定ISO/ AUTO並無直接掛鉤, 不管是AUTO 或固定ISO皆可正常使用, 使用手冊中也未提及M mode不可使用AUTO ISO. 所以認知上何來此言 "M mode不該具備AUTO ISO的功能"? 而且前面有許多網兄們都強調過: AUTO ISO僅為"額外"增加的功能, 可以隨使用者喜好開啟關閉, 能夠帶給使用者更多的便利性, 怎麼會認知上變成這是種 "錯誤"?
^^A 請多多指教~
ching43202 wrote:
這是小弟在剛才看到的:

"...另外PENTAX的曝光模式有個相當有趣的選項,那就是「TAv」這功能;這模式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光圈跟快門可由前後轉盤來控制,但感光度則是屬於自動狀態,讓使用者可以專注在景深與快門速度的運用上。..."

這就是不折不扣的 N 家 AUTO ISO 的操作方式,
前轉盤(食指)控制光圈,
後轉盤(拇指)控制快門,
感光度則是屬於自動狀態(有最高 ISO 的限制),
讓使用者可以專注在景深與快門速度的運用上。......操作方式完全一模一樣

唯一差別是 N 家直接做在 M 模式上,
由 MENU 來控制 ON、OFF,
沒另外設個 TAv 的模式而已。
roachc wrote:
這就是不折不扣的 N...(恕刪)


相機的測光系統真的不可信任?

如果相機的測光系統不可信任,那m模式就應取消中央的那個平衡點,讓使用者自已去猜了

不過,這有可能嗎?

不要告訴我用眼睛看!好像這樣可以顯示自已很神

事實上眼睛的瞳孔改變大小的時後,你根本不知道

如果不是突然大幅的改變,人根本看不出光線的差異處

為何現在的m模式還是保留測光值的參考給m模式使用呢?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

因為相機的測光系統不可信任的原因,不是他測不準

而是在於相機並不清楚你到底要那個物体的亮度到什麼程度

每個人要拍的東西不同,一個人覺的曝光剛好的作品,說不一定另一個人就覺的曝光太多或不足

加減ev就可以讓你在這個方向有所發揮,讓拍的人達到自已的喜好曝光度

所以說在增減ev之時,並不是不相信測光系統

而是認為測光系統在這個場合測出來的東西和我的喜好有一個固定的差距

所以我增減ev

所以當使用m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增減ev就是由這個設理念而來

所以m模式的設計也不是不相信測光,只不過設計來可以讓人同時控制光圈和快門而已

也由於這個特性,可以讓人故意拍出比較暗或比較亮的作品

看起來好像變成不相信測光表一樣,事實上,也是依據測光表的特性

讓使用者知道自已加了多少ev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那m模式加auto iso真的沒有用嗎?

比如說

上次在228拍五色鳥飛行版時

每個人一開始都在試拍以尋求良好的曝光度

由於要拍飛行版,所以我將快門設在1/2000,因為想要得到我的鏡頭的較好的解析度及適當的景深,

所以我設在f5.6。也因為我拍的角度背景過暗,當鳥飛來之時,鳥是有照到陽光的,

此時如果依測光表的運作,會讓鳥過曝約一個ev,所以我在加減ev之處先降低一個ev

此時天氣好之時,大部份的iso都在1600左右

(此時,我的iso是浮動的,而無auto iso的使用者是固定的)

此時,鳥飛來了,正要按下快門之時

突然一片黑雲擋住了太陽

此時就聽見了大家的哀號

因為大家全都拍失敗了

不過,我的iso自動跳到了6400,雖然不滿意(高iso讓畫質會變差),但仍可以接受


那就是光源突然變化,但並未大量的改變所拍畫面的動態範圍差距之時

這就是m模式加auto iso的好用的時後了
有些場景就是要過曝才好
有些場景就是要拍暗一點才好
這跟主題還有測光模式都有關

不要相信 曝光曲線圖 跟曝光表

要相信你的直覺~



steveyumin wrote:
這是在室內拍的,我拍...(恕刪)
涂拔瘋木工 https://www.facebook.com/tupawood/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