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評審過程應該有某種「篩選」機制,幾千件作品送進去之後可能先以「圈內人」「圈外人」做區分,然後評審才開始「公平」的審核……目前我自己沒有實據支持這個說法,但是拿每年國內一百多個大小比賽的榜單來做統計表,可以看得出幾千幾萬人投稿,榜單上永遠只有那幾個「攝影學會的」。dgg wrote:內定的成分,我覺得較小較大的可能是,評審沒仔細檢視。若沒記錯以前底片時代有攝影比賽的規則是:前三名得寄原始底片給主辦單,檢視沒問題之後,才會公布名單。現在的比賽也許沒這個double check的程序
既然數位爭議那麼大.倒建議主辦單位將來比賽.一律使用正片拍攝.直接寄底片用幻燈機投影評審.絕對原汁原味一拍兩瞪眼.很多國際攝影沙龍賽都規定只收正片.這樣一槍斃命的比賽才算公平.更能夠突顯拍攝者的真正實力.絕不會有造假的疑慮不是嗎?..
rock6879 wrote:我也比較喜歡三獎的油...(恕刪) +1油桐魅影的確是強作,這才是有原創者的構思與設計。如果只是刻意合成照,根本不用去當地,goole選照片再合成就好。真正的強者,不需透過偉大的評審規則來評定,也會被眾所皆知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