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安全快門取決於實際焦長還是等效焦長?

Davidr wrote:
大哥

您叫我大哥,我就稱呼您老弟吧!

Davidr wrote:
您說的"可能" 只有"2間"學校有.....

老弟,這很奇怪哦,因為我只用Google,前十頁就找出了以下各圖書館有本人的著作:
中華科技大學圖書館
淡江大學
台大
國家教育研究院
逢甲大學
高雄市立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遠東科技大學
臺北市立圖書館
這樣看來,老弟您這位網路世代大學生(假設如此)對網路搜尋還是有點生疏。再者,圖書館還有一項館際合作的服務,幫人借其它圖書館的書。老弟您這兩項讀書做學問必備的找資料功夫(圖書館和Google)似乎還有待加強,所以俗語說獻醜不如藏拙,您以為如何?

Davidr wrote:
似乎不是很威的書 = =

書威不威不是作者說的,而是由行家判定,您不妨用我的姓名或書名在01上以及用Google搜尋,看看別人怎麼說,別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如何?

冼鏡光 wrote:
這一點人人會說,您何...(恕刪)


偶已經提供有關相關資訊的網頁了.
想學的人可以自行研究基礎之後.
有需要再大家討論.
你不也是丟了你的拙作要別人看而已.

畢竟就像另外一位死嘴硬的,
到現在都不肯去好好看完基礎,
怎麼說明也沒用阿.

Cudacke Dees wrote:
你不也是丟了你的拙作要別人看而已.

這是有很大差異的,個人提到拙著是針對提問者的一般光學和鏡頭的問題,而不是針對安全快門,但是您的回應是直接針對安全快門的特定問題。

Cudacke Dees wrote:
怎麼說明也沒用阿.

應該是不會,想學的人還是很多的,何況這層樓吵得那麼不可開交,如果兄台拿出論証,一定會有一言九鼎的功效,絕對會造福很多很多想要知道這個推論的讀者,所以請不要惜墨如金。

讓我們拭目以待,早日可以讀到兄台終結安全快門問題的專論。
我們這些半瓶水不到的人比完了,
現在該換真正高手上場出招囉!

期待中
Cudacke Dees wrote:
要用科學的方式來推導...(恕刪)


這些都沒錯

但你能不能從這些你提的去導出一個
「放諸鏡海、人海皆準」的公式?
也就是適用任何鏡頭、任何能拍照的人的公式。

如果導不出來
你提這些作用何在?
抱歉~~~
我可能看懂你們爭執什麼了
你們爭執的不是安全快門

而是一樣的振幅
等效或實際的振幅一不一樣
是吧~~~

有錯請指證

這太深了
我退場~~~
我還是盡量把安全快門X4
這樣比較保險一些

還有~~在下想建議一下
回文盡量理性
不要帶太多情緒進來
免得整串好好的討論串又歪掉了

焦段(Focal length)指的是"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或感光元件等成像平面的距離"
同焦段鏡頭就算是安裝在不同感光元件機身的時候並沒有改變(下圖小寫f)。

例如把EF 85mm f1.2L安裝在7D與5D時,兩者的光學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離都是一樣的。


現在回頭來討論主題:
安全快門的目的是什麼? 影響的晃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容小弟用這張不太清晰的圖來舉例:

這是追求長焦段清晰的工具之一,飛羽拍照時往往透過照片中的長板來讓腳架支撐於整組裝備的重心。

所以較長焦段(focal length)需要比較高(快)的快門,應該是類似翹翹板的原理;
當翹翹板的某一邊愈長,另一邊就需要更大的力量維持穩定。
但拍照時的手臂力量和重心無法大幅改變的時候,我們只好尋求更高的快門來凍結影像了。

Rule of thumb
影響安全快門主要因素應該是-鏡頭焦段(非等效焦段)、鏡頭與相機的重量


個人的小見解,歡迎指教。

beckon wrote:
焦段(Focal l...(恕刪)

簡單來說拿任一台可以變焦的DC都行
把防手震關掉
鏡頭拉到最遠端
再看看你的安全快門還能不能用實體焦距計算

你的盲點在於忽略了不同片幅的成相範圍不同
同樣的偏振
在7D觀景窗上的程度是5D觀景窗的1.6倍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dgg wrote:
這些都沒錯

但你能不能從這些你提的去導出一個
「放諸鏡海、人海皆準」的公式?
也就是適用任何鏡頭、任何能拍照的人的公式。

如果導不出來
你提這些作用何在?


這本來就是 rule of Thumb,
偶重複好多遍了,
你要不要自己去查字典是什麼意思?

那偶提供想要去作更身入了解需要的入門機處網頁的目的,
就是因為每個人適用的情況階不同,
了解基礎才能更針對個人需求作適當的調整.

你能給一個曝光 100% 適合每個人每顆鏡頭, 每台相機的公式?
可以嗎?
但是你可以講基礎原理, 可以談 Zone System,
也可以講講情天十六這個也是 rule of thumb 的東西阿!
Ansel Adams 那張有名的月升就是用這種利用 rule of thumb 的方式測光的.

這些的意義何在?
那你先去看看 rule of thumb 是什麼意思,
這偶交給你自己去 google 沒問題吧!

beckon wrote:
焦段(Focal l...(恕刪)


168 篇....
真的請你好好 "看" 一下.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