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小弟的淺見要聽能稱上原汁原味的音樂請去音樂廳聽現場的!要能稱得上原汁原味的風景也只有實地到那個地方去用自己的雙眼欣賞!只要是經過人造的東西記錄下來都多多少少失真了!一台相機從鏡頭(鏡片與鍍膜)到感光原件到處理晶片出來之後早已經過不知多少的『前製』了!哪有什麼原汁原味可言?
所謂後製應該是影像數位化後才有的名詞.在底片機的時代是沒有的.底片洗成照片時.經由沖印機器內建各廠牌的底片偏色色差調整程式.區分頻道方式來調整各項明暗度色差.基本上只是修正底片顏色偏向的基本功能而已.跟當今數位化的所謂後製是有所差別的.底片時期充其量只是化妝而已.而數位化後的所謂後製卻變成整容了.化妝跟整容還是不同層次的差別.卻被誤導而混淆了......
老禪師 wrote:所謂後製應該是影像數...(恕刪) 早在攝影發明普及後沒幾年,後製這東西就出現了。最淺顯的例子,就是最早的底片對藍色過於敏感,為了要還原天空的層次,就有了拍兩種曝光,然後疊在一起的手法…現在的數位的後製,都是延續早期底片暗房工作的技術,像是遮色片、銳利化、飽和度、局部曝光,連曲線的概念都是從藥水顯影、曝光控制中得來的,十九世紀的前輩對後製早以不放心上,現在的人們也不用在這裡鑽牛角尖了。
個人鄙見...如果問攝影後製與否是為了真實....??那拍麻豆時, 不就也要問問化妝與否?化了美...不化真實..攝影是為了呈現 " 美 ", 還是呈現 " 真實 "其實, 攝影就是表現你自己的想法....有的人記錄美的一切...有的人追求真實世界...後製與否...其實沒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