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所謂的攝影後製與否?

身材很棒,還會自己下海當模特兒耶

weechia wrote:
給你參考一位國外女性人像攝影師, 人家拍得好後製也強,(恕刪)
依小弟的淺見
要聽能稱上原汁原味的音樂
請去音樂廳聽現場的!
要能稱得上原汁原味的風景
也只有實地到那個地方去用自己的雙眼欣賞!

只要是經過人造的東西記錄下來
都多多少少失真了!
一台相機從鏡頭(鏡片與鍍膜)到感光原件到處理晶片出來之後
早已經過不知多少的『前製』了!
哪有什麼原汁原味可言?

natsukage wrote:
我覺得有時候是看自己...(恕刪)

我的想法看法跟你一樣喔!!
愛上攝影-http://www.wretch.cc/mypage/hong523
mywang wrote:
身材很棒,還會自己下...(恕刪)


呵呵, 身材是不錯, 因為她還是藝術系學生, 所以都自己來.
而且她的攝影是自學的, 但藝術系讓她的拍攝很有藝術性~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ethan1943 wrote:
小弟其實剛開始拍照不...(恕刪)


最好洗底片沒後製啦.....

你只是把後製丟給別人做, 自己不曉得而已
後製只是將照片修的更符合自己的味道而以

一般就調明暗、對比、飽合、銳利度之類的

我覺得都還好啊



有時候朋友要求手臂要細一點

雙下巴要修掉

要柔焦~~要柔光~~之類的才算是大後製吧

因為整個就跟本人差太多
Beautiful life comes from every shot
所謂後製應該是影像數位化後才有的名詞.在底片機的時代是沒有的.底片洗成照片時.經由沖印機器內建各廠牌的底片偏色色差調整程式.區分頻道方式來調整各項明暗度色差.基本上只是修正底片顏色偏向的基本功能而已.跟當今數位化的所謂後製是有所差別的.底片時期充其量只是化妝而已.而數位化後的所謂後製卻變成整容了.化妝跟整容還是不同層次的差別.卻被誤導而混淆了......
老禪師 wrote:
所謂後製應該是影像數...(恕刪)


底片時代就很多後製了耶~
我看書中有介紹十九世紀末就有分拍五個人疊底片合成的,
知名的一張照片 (名字忘了, 一隻手上有一對眼睛) 也是底片後製~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老禪師 wrote:
所謂後製應該是影像數...(恕刪)


早在攝影發明普及後沒幾年,後製這東西就出現了。
最淺顯的例子,就是最早的底片對藍色過於敏感,
為了要還原天空的層次,
就有了拍兩種曝光,然後疊在一起的手法…

現在的數位的後製,都是延續早期底片暗房工作的技術,
像是遮色片、銳利化、飽和度、局部曝光,
連曲線的概念都是從藥水顯影、曝光控制中得來的,

十九世紀的前輩對後製早以不放心上,
現在的人們也不用在這裡鑽牛角尖了。
個人鄙見...

如果問攝影後製與否是為了真實....??

那拍麻豆時, 不就也要問問化妝與否?

化了美...不化真實..

攝影是為了呈現 " 美 ", 還是呈現 " 真實 "

其實, 攝影就是表現你自己的想法....

有的人記錄美的一切...有的人追求真實世界...

後製與否...其實沒那麼重要!!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