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三張圖來說,如果要拍學校,就把學校當主體,避免被樹蔭遮到,模糊了拍攝主題(您的樹蔭又佔了50%的畫面,更難突顯主題),簡單來說,讓你要拍攝的東西,佔滿大部分畫面,這是第一點
讓主體占據畫面中的大部分
第二點,避免不同強烈主題意象的東西占據畫面中差不多的比例數,比如說第一章圖,休閒座椅區以及學校本體都是意象滿強烈的主體,這時候,學校也看起來不像背景,變成跟休閒座椅各50%占據了畫面,要不就拍學校,要不就拍休閒座椅,如果主體是學校,用廣角一點的鏡頭,移動一下位置,把休閒座椅變成學校的點綴,天空占據多一點空間來達成背景,要不移動位置拍攝休閒座椅讓後方樹林變成背景
創造透視感是拍攝很多不同主體再一起的小技巧
最後兩張則是剪影的區域太多了,畫面中清楚的地方似乎只有天空,可能是主題的太陽也不清楚,如果要拍太陽,把它放在樹枝邊邊上或是較大的空隙中用小光圈來拍光芒,剪影是一種效果,但是因為剪影是利用曝光不足來達成的特殊效果,如果占據畫面太多,反而變成畫面失敗的感覺
利用樹葉的剪影來襯托太陽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 主體>配角>背景,一張照片裡面如果能充滿這三樣元素,基本的透視感就出來了,再來才是去營造氣氛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阿...忘了我沒有部落格
cat811212 wrote:
目前小弟知道自己的構圖能力問題很大
您把「說故事的能力」與「構圖」混為一談了。「說故事的能力」指的是您要從一個景或一個畫面傳達些什麼,「構圖」是有了故事之後如何去「說」才會動聽。「說故事的能力」不見得人人都有,要不然為什麼幾千年來只有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等名著。有了故事之後去說的技術是「構圖」,這可以慢慢培養,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好能耐,看看您學校中的老師就是好例子;同一本教科書(故事),有些老師教得人人愛聽(構圖)、但也有老師教得學生巴不得早下課。
回到您的問題,嚴重的地方是,您的照片沒有「故事」。所以下次按下快門之前不妨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拍這張照片?我拿起相機對準景物時究竟有什麼目的(光線美好等)?還是我想說些什麼?
當您知道要說什麼故事之後,您才需要技巧(構圖、測光、曝光等)去實現它。構圖也者,不過是一些行之有年的規律(比如作文中的起乘轉合之類),讓新手在開始時有個學習的規刞(譬如練毛筆字先描紅、填九宮格者),熟悉之後就應該丟掉的,要不然大家拍同一景不就有同樣的結果?這篇文章講的是最基礎部份,也許對您會有些幫助:寫給新手:最基本的構圖概念。
大大您拍出來的照片中
很明顯是看不出任何主題...
這是我的實話
充其量只能算是一般照片檔案
我也算是新手
不過我有個老弟能請教及指導
跟他學到很多
再加上從01搜尋相關知識文章
也讓我從去年9月份入手D60直到D300
構圖及測光技巧上
顯著的進步許多
提供一篇我在nikon區貼的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501116&p=89
文字加上照片
自己發覺整個張力很大
從開始接觸數位單眼
以前嚮往前景深
慢慢的發覺並不是每張都一定要有所謂的前景深
所以建議您
從基本的測光開始
懂得測光後
在往構圖方面琢磨
這樣一來,往後要按下快門前
你一定會好好去想
我到底要拍什麼
什麼才是我要拍出的感覺
共勉之~

很多人想迎合別人的口味,而去拍類似的角度,類似的景,類似的光影~
不可否認的這些東西一直存在我們生活四周,但是每個人看到的景物感受
是不一樣的!
書中可以學習到的是前輩的技巧
但是你怎麼去感受週遭的人事物
是要由自己去體會跟接觸~
有人說拍1-2千張,也可能出現好照片其實不然
或許只是剛好拍出類似某前輩的感覺,但卻不是從本身的想法下去拍
如何會進步呢?沒想過就拍,拍完當下也不曾思考你的感覺是什麼
只是一昧的按快門,拍照時的心情和感受跟別人看到後想知道你的主題時
我想拍照本身的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有人也說我只是想拍拍生活上的事物拿DC也好拿單眼也罷只是想拍照有這麼難嗎?
我只能說很多隨手拍的高手,看似隨便拍可是卻能感受到他照片的吸引力!
這種人或許沒高超的技巧,但卻有本身獨特的美感和對事物獨特的認知與見解
所謂的攝影眼除了把所看過前輩們的作品加以吸收外
要拍出吸引人的照片,本身對這景或物的認知是要由歷練跟知識來累積的!
拍照並不難
但想拍出自己的照片要從感受自己的生活中找答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