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iperX wrote:
TTL (Through The Lens) 即以預閃,並由鏡頭來 "看" 閃燈打到主體後反射回來的強弱
以決定實際出力時的大小,故並非單純依據量測與計算 GN = D x F x (ISO/100)^0.5 ...
忘了還有預閃這回事,真是尷尬....

不曉得有沒有那位大德有整理過各家TTL的運作方式差異?
Canon的E-TTL, E-TTL II
Nikon的D-TTL, i-TTL
Sony的ADI
整理出來可造福許多新手呢!
hammer_huang wrote:
外閃在TTL Mode 的出力
是決定於......
hammer_huang wrote:
那可以請教 SB80...(恕刪)
masaka wrote:
原始的TTL是不預閃的,而是在正式閃光時經由反光鏡室內的一具TTL專用感應器接收光線強度然後做出反應,其中也沒有加入對焦距離資訊所以那時候的閃燈系統很容易被反射率不同的物體所「欺騙」。
chchang0402 wrote:
那請問
先後順序是
1.先對背景測光鎖定曝光 再對主體FV鎖定
2.先對主體FV鎖定 再對背景測光
實在有點搞混順序了~
冼鏡光 wrote:
您要不要看看拙著冼鏡光,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中單元I的詳細討論...(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