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教快門和EV值

dukechuang wrote:
完全看不懂樓主在講什...(恕刪)


不是只有你不懂..我也看不太懂.. 要不要一起K書...
我也看不懂
不知要問什麼問題

如果有照片
放上來,並將拍攝資料一起附上
大家才有個準
亂猜,解決不了問題
看不懂+1

即使用了K隆星的翻譯機也是看不懂
怎麼辦
來共鳴吧
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
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
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
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
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
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
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
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不懂

樓主問得實在是有點複雜,小弟簡單跟您說明一下!

其實沒有什麼所謂的正確的曝光量,而是要看您所要

的是怎樣的曝光。您若是用光圈先決的模式,相機的

測光模式就會判斷出你所謂的正確曝光量〈在EV值等

於零的時候〉至於這個曝光量是不是您想要的曝光量

並沒有一定!你說你所設定的狀況,拍出來太暗,這

跟您的測光模式會有影響,您所謂的太暗是測光的位

置太暗還是你所要拍攝的主體太暗?如果是測光的位

置太暗,有可能是因為您測光是在白色的物件上,所

以相機會誤判,如果是您要拍攝的主體太暗,那可能

是因為你要拍攝的主體的位置比起您測光的位置較為

不明亮。您所說的因為太暗,縮光圈就會正常,這是

很奇怪的說法,因為您縮光圈,快門時間就會拉長,

相機所謂的正確曝光值還是會不變的,所以不管你怎

麼加大縮小光圈,拍出來的東西應該是一樣的。所以

您要改變曝光量的話就是要加減EV值來控制,或是讓

您的測光是在正確的位置上以得到您想要的效果。大

致上可以說明的是這樣,不知道會不會讓您更了解一

些?
1:+1EV都過暗了,為啥縮光圈會變正常?...............Orz


2:你都說+1EV過曝了,難道你的目的是要得到一張過曝的照片嗎?...............囧rz


建議你多買幾本書回來看,如果看不懂建議你去上個課。順便可以認識一些同好。
aeies
回覆樓主的問題得要從幾個方向來講..

1. 相機感光元件的寬容度..

2. 你要照的景象的的高光與暗位的差別..

3. 相機感光值測定的原理 (灰卡, 18%)

4. 以上三種情形與相機光圈值快門值的對應關係..

5. 遇到標準情況外的例外情況的加減光要怎麼處理...

每個寫起來都是長篇大論... 我無能為力.. 還是請樓主自己爬文吧...
現在已更改ID, 有任何聯絡事項請直接PM給danielchuo
DIESEL001 wrote:
假設ISO設定為40...(恕刪)


看的有點霧沙沙...
依你說A模式...快門1/2000,照片過暗
既然是A模式..你縮光圈,快門也會跟著變慢,所以進光量不變。
結果也是過暗的,怎麼可能會變正常???
在半自動模式下如果拍出來的照片over or under...
那應該表示該場景已經超出你A模式的極限值。
或是~該場景為高反差。
我是從香港來的新手..
我"可能"明白樓主一部份的問題..
我用的是D90+KIT..
有經驗的是當最WIDE的時候(18mm), 我曾在房間裏拍一些東西, 用A MODE, 把光圈開到最大(只有F3.5哩!)試拍一張, 再把光圈縮下去逐級拍(原本我是用來測試最好的成像是那個光圈), 雖然快門相應會變慢而做出相同曝光值..
可是我的照片出來後, F3.5是最暗的(是整張都較暗), 而在F8時是最亮的...
我想是因為在鏡頭最大光圈下失光的問題... 而這問題尤其在WIDE時, 和拍的目標不夠遠時所引起的..

至於有關什麼+1EV這個麻, 看來要找個外國人來看才明白哩~~
回應樓主的疑問
必須要知道的是
相機所測得的正確曝光量≠我們想要的所謂"正確曝光量"
最基礎的是,你得先知道"相機的測光原理"
這一點,可以 google 一下
相信會"輕易地"有許多的答案

冼老師對於 EV 的定義解釋的很清楚
但相信很多人看的還是很模糊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一下維基百科的一些資料
Exposure Value
Exposure Compensation
Zone System

就應用面來說
相機壓根兒沒辦法知道我們身處亮一點或暗一點的環境
它唯一所能幫你做的一件事,就是"呆呆的測量"
並告訴你,若要將測量的"畫面範圍內的平均明暗度"
恢復到"中間灰"(灰卡在標準照度下,反射 18% 的光線)的明暗度下
所需的光圈與快門值時,告訴你叫 0 EV
也就可以說是 Zone System 中的中間灰 Zone V
(與現在的相機測光方式相同,以反射式測光為基礎,
建議可以看一下維基的參考資料,懶得看英文也沒關係,有圖可以加速了解)

舉個實例:
有著大量白雲的晴空,當相機告訴你某一個光圈與快門組合下,曝光值為 0 EV
你將會得到一張"灰"雲的照片(你所認為的太暗)
同樣的,你對著一片黑色玄武岩牆時,相同的狀況,曝光值也是 0 EV
那麼你也會得到一張"灰色"的玄武岩牆(你所認為的太亮)

所以,相機上的 EV 量表,是要拿來與相機"溝通"的參考
自己要了解,什麼樣的被攝體,相較於中性灰
是要少幾個或多幾個 EV (曝光量,或說是曝光差幾格)
"中間灰"的概念,是最重要的!

再寫下去落落長,自己研究了解最實在!
小弟看半天也看不大懂樓主的意思.......我覺得.....打個比方吧.....
就像汽車爬坡...也沒有誰規定一定要幾檔才爬的上吧..同樣車子同一條坡道.不同人開過程可能就不一樣了.
攝影是很有樂趣的一門藝術...只要你找出你要的結果......至於過程.....
可能不同人不同器材甚至不同光圈快門都有不一樣的做法......

既然他是一門藝術..也就沒有很嚴格的遊戲規則了..當然也就沒有所謂正常以及正確.....
樓主別太鑽牛角尖..與其這樣.不如提供一下您所拍的照片認為有何問題再來研究..
這樣會對追求攝影的過程中得到很多樂趣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