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Walk-around 還是 Zoom-around

火焰黃金犬 wrote:
24的定焦鏡的確可以在焦段上取代掉24-70的變焦鏡,但100的定焦鏡並不能取代掉100-400的變焦鏡,原因在於你從100的位置走到400的位置需要多久...(恕刪)


的確, 這就差不多是我想說的變焦的價值的意思.

12-24 沒辦法用移動來達到更廣的風景, 100-400 也沒辦法用移動來達到更遠更細緻的生態.

但是在拍週圍生活的時候, 24到 35 可以用移動, 35到50可以用移動, 50到85可以用移動來達成.

就算是用變焦鏡, 移動還是要素. 用了變焦, 並不是表示可以不移動, 就可以改變角度, 改變方向, 改變構圖的可能性, 改變背景, 改變主體與背景間的相對距離.

用了變焦, 不是表示可以不移動而達到移動所帶來的效果.

所以讓我覺得, 廣角端和望遠端的變焦鏡, 在某種程度上更有不容易被取代的價值.

火焰黃金犬 wrote:
越是拍攝環境與條件嚴苛的場所越能顯現出變焦鏡的方便,但這僅是方便而已並不是絕對,畢竟畫質上定焦鏡還是優於變焦鏡...(恕刪)


是的. 例如 S 200-500 f/2.8 或 S 300-800 f/5.6 能應付各種環境與生態主題, 但是還是有人會選擇取景較受限制的 300/2.8 (+1.4 or 2x TC). 因為較輕, 較小, 較便宜, 可以手持, AF快, 成像又好. 一得一失.

Sigma APO 200-500mm F2.8 EX DG 照片 取自Juza Nature Photography Forum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SeagalWei wrote:
小弟大膽的猜測.... 應該沒拍過幾次婚禮吧,...(恕刪)


業餘的考慮器材. 器材文很清楚表達了我的不專業.

婚禮是一個容易思考的題材, 但我並不是在鼓吹使用定焦鏡拍婚禮, 也不在探討婚攝技巧與婚攝器材.

我只是想到變焦鏡是如何被使用的? 如果只是拿來代替腳的移動, 那就有點兒可惜了.

婚攝, 是一個用來討論的媒介. 如果 SeagalWei 兄覺得太粗淺了, 我們或許用街拍, 旅拍等題材來討論?

對旅遊來說, walk-around鏡 是讓我們可以站著不動, 拍到四面八方三千大千世界的意思? 還是說讓人可以跟團一直走不用停下來, 還能拍到錯過的與還沒來到的景物的意思? 或許這就是18-200的意義吧?

於是乎我們並沒有為景物改變腳步, 改變路徑, 並沒有walk around 我們想要拍攝的主題, 每個城市只要待在開頂式的觀光巴士上, 就能將所有的景物都能 zoom 進來.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不同焦長拍出來的視角
所呈現的透視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站遠遠的zoom-in, 或站很近zoom-out,
拍攝同樣的主題, 觀看感受是不一樣的)
若你拿的是變焦鏡
可藉由移動腳步
並配合"改變焦長"
相同的主題
卻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透視感
這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嗎~~

點我~點我~點我~點我~點我~
(進入後三個選項選最下面的)
PAINS wrote:
可藉由移動腳步
並配合"改變焦長"
相同的主題
卻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透視感
這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嗎~~...(恕刪)


沒錯!! 這就是我的看法.

所以我不覺得變焦鏡是"方便"的鏡頭, 所以我說拿一顆 24-70 像是同時拿了 47 顆定焦鏡一樣.

是很需要時間去構圖的. 本來拍一個主題用定焦鏡要10分鐘, 用了變焦鏡是不是應該要更久!?

怎麼會是"方便"呢?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感覺有點鑽牛角尖。

當婚禮攝影師在工作的時候,
應該沒人在管你什麼惰性不惰性的,
先把該拍的畫面拍到再說。
事先掌握主角的動向,
站好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這主題有點像是跟巷子口的自助餐店討論怎麼樣的火候炒菜最適當。

如果樓主要討論的是變焦鏡的應用,
就別把婚禮攝影拉進來,
這樣只會模糊焦點吧?

此外,怎麼使用鏡頭真的這麼重要嗎?
如此一來仍然是拘泥於器材的使用吧?
http://www.mike-chen.net http://www.flickr.com/photos/totaleclipse
感覺上是想太多而不是拍太多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耶~
拍婚禮是紀錄, 但它還不至於成為藝術作品, 記錄就是要忠實反應,
要忠實反應就是要能拍到大多數的場合, 要拍到大多數的場合就是:
1, 帶幾台相機裝不同定焦, 而且每台上要掛一台閃燈, 不斷讓相機在脖子上摔來摔去的
2, 帶一台相機搭變焦, 等效24mm拍會場氣氛, 50mm拍人物, 70mm拍特寫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TotalEclipse wrote:
感覺有點鑽牛角尖。...如此一來仍然是拘泥於器材的使用吧?...(恕刪)


是的. 的確. 我很有興趣瞭解如何使用器材. 當然不是要限制別人該怎麼樣使用他的器材, 而是瞭解怎麼樣在定焦鏡的限制底下, 或是在變焦鏡的限制底下, 去發揮他們的優點. 如果我有需要花一大筆錢來買 EF 300/2.8 vs S 120-300/2.8 vs S 300-800 f/5.6, 我當然是緇絑必較. 而花了一大筆錢買 300-800, 當然不想讓自己心另有所屬, 無法享受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使用 300-800的優點.

也就像 Pains 兄說的, 改變透視感的關鍵, 在於改變主體與背景, 和攝影師之間相對距離. 使用變焦鏡, 如果因此而不移動只改變焦長來面對同的個主題, 得到總是相同的透視感, 是不是反而就喪失了變焦能夠享受的樂趣? 當然這是個人自由. 但我只是好奇? 是不是實際上, 大部份人也不會這麼玩的?

TotalEclipse 兄提到的婚禮的說法, 我完全同意. 有很多器材之外的事情對婚攝來說是更為重要的. 但是婚攝該用的器材即便有一面倒的意見, 卻還是一直有人有自己不同的作法, 因此值得讓人思考. 是有一些人用了錯的器材, 還是有另一些人不知道怎麼利用其他不同類別的器材?

若會模糊了焦點, 換個不會模糊焦點的攝影題材來討論當然更好. 例如為什麼 24-105 才是旅遊的 Walk-around 鏡頭? 或是旅遊用 18-200 zoom around 一鏡到底是不是dslr值得推薦的選擇? 如果變焦就是解決的辦法, 為什麼會有一機一鏡, 一機兩鏡, 一機三鏡, 兩機三鏡, 兩機四鏡... 這麼多的變焦鏡可以搭配選擇? 可見得現實上, 變焦不能解決很多問題. 反過來, 卻也有能一顆定焦 walk around 到底的人. 哪種人受到的限制多了一些?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weechia wrote:
感覺上是想太多而不是...(恕刪)


謝謝啦. 我的確是愛想, 也想拍, 不過沒興趣記錄婚禮. 婚攝的技巧我不專業, 也沒辦法評斷他應該是記錄還是藝術,

對我來說是藝術, 也大概不會是一人攝影師能搞定的藝術.

記錄, 或許親朋好友會要, 記錄很便宜, 我覺得是隨便都好. 大家每桌自己帶相機來照照也可以.

婚禮上一兩桌就至少有一個人帶高級相機來的. 每一桌都有鏡頭同步擷取不同角度, 不會被擋到, 不用移位, 各種焦段與距離產生的不同透視, 不同光圈產生不同的景深, 宴後收一收, 還可以辦個比賽, 得獎作品送新娘新郎一個吻... 這種記錄才生動.

要用雙機或多機嘛, 可以用離機閃, 無線閃, 多機閃, 用閃燈架, 用助理, 請朋友幫忙拿閃燈, 很多方法...

單機搭變焦來, 也很好呀. 只要他不要站著不動, 只要他不要一機一鏡只用一只熱靴座閃燈.

* * *

我看起來婚攝有不一樣的人要不一樣的產品, 也有不一樣的攝影師, 提供不一樣的服務. 或許我看到的不一樣的需求是太少數, 少到可以忽略?

我覺得沒有對錯, 我覺得不受到器材限制, 不過諸位似乎都在告訴我, 婚攝需要用變焦鏡?

雖然我主題想討論的是... 變焦鏡是不是用來取代腳移動的....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變焦鏡的方便性是定焦永遠無法達成的
有些畫面稍縱即逝
僅得兩三秒可以搶拍
還是變焦比較吃香
特別是一群人出遊的時候
一個用變焦的人一定比用定焦的人所拍到的題材更豐富一些
個人淺見

以小弟使用經驗...
如果是隨性路上走拍或是model的外拍小弟會練習用定焦去拍攝
如果是拍活動紀錄....小弟肯定要用變焦鏡

以活動紀錄來說
小弟認為拍到比拍的好重要
再者以拍照理念來說小弟覺得人物的舉手投足遠大於構圖曝光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