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y,Lee wrote:各位前輩。最近看了很...(恕刪) 小弟粗淺觀察您所提供的照片大多是深來襯托淺以WI-FI那張來說,黑佔了近2/3的位置再漸次到左邊,橘色字體的亮,減緩了右邊的沉您拍柱子那張,因為柱子本身是淺色,加上灰色的地板及灰灰的天空,所以整張感覺鬆鬆的如果您往右站一點,然後向左轉一些,讓左邊的綠樹及草地參雜一些在柱間對第2根柱子對焦,也許會是您想要的感覺
Lity,Lee wrote:各位大大都理解錯了我...(恕刪) 樓主一直強調顏色好, 不過我覺得那張三張有幾個不同特點,一是顏色對比較為強烈(可以透過後製),二景深都很淺(大光圈),三有長焦段空間壓縮的感覺(長鏡頭), 第二第三跟鏡頭有關,後製會比較難達到
看到那幾張顏色直覺很像5D+35 or 24拍出來的感覺立體感跟顏色都很像景深很淺的, 應該是用長焦拍的我當初也是很喜歡這種顏色, 用我的d200完全是拍不出來, 後製拉的要死也拉不好最後換5d...才發現機身拍出來就直接變這樣的感覺了..
先以拍照當下的環境為優先,再談後製,您舉的範例照片的確較有通透感,透過長焦壓縮,,內容不空洞且豐富,討喜,至於您拍的照片,對比不太夠,感覺有一層灰色的遮罩在,構圖較無主題(以您公園那張來講)若要和範例一樣,不妨找個環境顏色類似景點的街道拍拍看再說!
我也一直被這問題困擾很久現在還是在為這努力當中...其實空氣品質影響真的頗大,之前我也很想要把我的kit鏡換掉,但去一趟南投山上拍照回來,我對這顆鏡頭又產生了信心。再來是拍攝角度和相機設定的問題,你當中有一張拍綠葉,你的範例照中也有一張,我在想有沒有可能你範例照的位置是由樹下往上拍,而你的位子是由上往下拍,就我宅在家觀看網路相片的經驗來看,光透過葉子比光反射葉子更容易拍的成功,且陰天或暗處下,只要曝光對焦白平衡正確,大多都會得到飽和度較高畫面較清澈的相片。and nikon 設定裡面風景模式,色彩和銳利度給他調高一點點,拿去拍光線直射的綠葉結果往往令我崩潰..腳踏車那張,我覺得你的大頭照就可以跟他拼了...你可以回想一下你的大頭照怎麼拍的.最後就是後製了...其實我一直懷疑樹陰下那張的白色牌子也太白了,但好看我也懷疑拍山牆的那張天空的雲黑的太戲劇化了,但好看我最後懷疑傍晚亮著招牌的那張的招牌也派引人注目了,但好看其實看很多人吵後製和直出的問題,我是覺得這兩項是缺一不可的,偏差頗大的白平衡後來怎麼調都不會對,細節太少的照片也只會越調越假,曝光錯誤過大的照片怎麼調都不會面面俱到,而通常種種攝影條件精準搭配出的照片,你也捨不得修太多,甚至不會想修所以就以畫龍點而不是起死回生的心態來修照片,應該就不會修的太超過...吧..最後奉上一張我拿去試修的照片.如果不喜歡......就請大力的抨擊我吧..我也只是還在練眼睛新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