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neo1985-ORI wrote:
但我實際拍攝似乎還好,焦都還對得到,測光也跟沒裝差不多,就只差在效果...?
在傍晚順光拍,表示太陽在您背後,因此PL/CPL效果最明顯的方位是在您的頭頂上,而不是鏡頭視線的前方;在這個情況下,任您如何轉PL/CPL都沒有太大的效果。建議您去圖書館或書店翻翻拙著第L.3章的詳細解說PL/CPL的用法,如果您能讀英文,我的這個英文網頁有較簡略的說明。
haoluntw wrote:
PL 是設計給以前的底片相機使用,而CPL則是針對現行的數位相機使用
...(恕刪)
不不不,您說這話表示您對線型偏光鏡及環型偏光鏡不瞭解
線型偏光鏡(PL)是使用在手動對焦的相機上使用,但價格也較低
而環型偏光鏡(CPL)則是針對具備自動對焦的相機上使用,但價格較高
偏光鏡的主要原理是光線經過平滑的反射面折射後,部分反射的光線會形成偏振光,因此會造成畫面上反光或是霧霧的感覺。
偏光鏡的設計,就是可將這些破壞畫面的偏振光去除,進而達到良好影像的效果。
原理是利用偏光鏡中的柵狀薄膜,將反射的偏振光擋在外面,只容許與柵狀結構相同方向的光線通過。
而現今因為數位相機發達,可以說幾乎沒什麼人在用手動對焦的底片機了
所以幾乎大家都在使用CPL的關係,所以會有一堆新手會認為CPL是現行的數位相機所使用
而PL是給以前的底片機所使用
我在12年前玩Canon EOS 5的時候,就已經有CPL了
小弟研讀洗鏡光老師您的cpl原理後,有幾點仍不是很清處,故想請教:
1.cpl在第一片pl會過濾掉部份光線,故為景大家所說cpl有減光效果?
2.既然cpl不會對數位單眼測光產稱誤差,那是不是指不論是先測光或是先轉cpl都沒有差別呢?
因為小弟看過有一本書寫在天空佔畫面絕大部份時,則TTL會被誤導錯誤,因為CPL使大範圍天空變暗,
所以測光表為了讓天空正確曝光而提高曝光值,造成其他景物曝光過度!書中提供解決方法是,先將CPL
轉到最低效果進行測光鎖定,再轉CPL至最佳效果!
書中這樣的理論代表CPL的轉動應該還是會影響測光??
3.那麼我們所說裝上CPL的測光,應該也是指減光後正確的測光 對吧?
小弟對CPL很外行,請各位大大指正小弟混亂的思緒!感恩~
部落格http://jarret.pixnet.net/blog
Jarret wrote:
2.既然cpl不會對數位單眼測光產稱誤差,那是不是指不論是先測光或是先轉cpl都沒有差別呢?
因為小弟看過有一本書寫在天空佔畫面絕大部份時,則TTL會被誤導錯誤,因為CPL使大範圍天空變暗,
所以測光表為了讓天空正確曝光而提高曝光值,造成其他景物曝光過度!書中提供解決方法是,先將CPL
轉到最低效果進行測光鎖定,再轉CPL至最佳效果!
書中這樣的理論代表CPL的轉動應該還是會影響測光??...(恕刪)
測光表只會依照進來的光量測光,不會知道你現在拍的是天空還是地板而去做調整。
當大部分的畫面是天空時,也就是大部分的光線為偏振光時,CPL對這部份的作用最大。其他景物反射的是未偏振光,CPL怎麼轉動都是一樣的效果。假設原本天空比物體亮度高三格(只對天空或物體測光),經過CPL後,天空減光較多,只比物體亮一格。這時候如果還是以天空為基準(因為畫面大部分是天空),物體曝光量就會增加,造成過曝。
將CPL轉到最低效果測光,意思應該是為了只對物體的未偏振光測光。再轉動CPL的話,實際進到相機的總光量會比測光鎖定來得少,尤其是天空的部份,但不能保證是這個測光值是「正確」的,端看你要表現的是什麼。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