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閃燈出力指數跟iso有莫大的關係!依據SB800為例子在iso200,35mm燈頭>>>GN38在iso800,35mm燈頭>>>GN72在iso3200,35mm燈頭>>GN144這樣的意思有了解嗎?總之iso值跟光圈的意思有點一樣...至於用畫素大小或高iso堪用度都只是機身性能的一種指標對使用者而言只是有需要和沒需要的問題沒有什麼好比較的EX:平面廣告業者需要高畫素D3出局,運動記者則反之
wongkain2001 wrote: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現在...(恕刪) 應該說每人買東西都有其各自的理由只是有些理由是我們理解能力之外的這時我們就會覺得奇怪至於高iso如果可用、無雜訊表示該相機的彈性大自然會擴大它的吸引力這也是它的差異競爭絕對不會有相機廠家會說:有外閃,所以我們只開發iso200的機種再高是沒用的、不必要的樓主你如果是老闆你會用這策略來開發市場嗎?
貓伯特 wrote:我幫你補充一下夜間人像,使用外閃 + 後簾同步 + 慢速快門,可以得到人像清楚,背景也能入鏡...(恕刪) 冒昧請教一下,此時後簾同步用意何在?夜間人像沒必要後簾同步吧。拍移動中的物體才會用到這樣的效果。
有閃燈的時候,高感光度也是頗有用阿。比如說拍夜景帶人像,常會開高感光度,大光圈,低速快門來吃背景光,但是人可能不夠亮,再用閃燈補光。閃燈只是讓你多了一個很亮的光源,但是其他光源亮度你不能控制。同時要其他光源的效果,和閃燈照射的效果時,當然就需要高感光度囉。就算有腳架,有時也是會需要的。拍移動中的物體,有腳架也沒辦法讓物體定格成像,還是要靠高感光度。其實會用到的狀況還滿多的,一時無法想這麼多。
josephyen wrote:冒昧請教一下,此時後...(恕刪) 當然有用阿大大= =假設此時情況iso 800 f2.8 1/60的曝光假使使用105的焦段晃到的機率就會比較大若使用後廉同步至少可以確定主體不會模糊 即使有也是輕微模糊不只有拍移動物體才用後廉同步
josephyen wrote:冒昧請教一下,此時後簾同步用意何在?夜間人像沒必要後簾同步吧。拍移動中的物體才會用到這樣的效果 夜間人像用後簾同步的用意,確實有讓拍出的照片動到的影響變小的結果。不過原因跟『更營養』大所說的相關性不大。因為可以在拍照前告訴被拍的人要他儘量不要動,直到後簾同步閃光後才可以動。這在五秒以上的夜間人像攝影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