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lifaung wrote:
這樣你也信, 我只能顆顆

這些曝光值資訊不包含熱雜訊以下信息....
沒有的東西也不能憑空變出來

光電子就是要長時間累積才能超過noise level, 這是物理學的基本
至於單眼能否按快門收集十來張的RAW? 十來張可能不行, 五張應該是可以, 而且五張可以都是長曝光的
只是單一次就能做到的, 為什麼你要用十幾張影像疊, 徒增偽像產生的風險?


手機廠憑藉 1/1.65" 感光元件.夜景拍出如此畫質
如果你不相信手機廠的介紹
那麼你可以拿 1/1.7" 感光元件的小DC做極限夜景拍攝
要怎麼拍怎麼疊圖怎麼PS都隨便你

你要疊五張就好也沒關係
只要可以疊出一樣畫質即可

在王自如過往iPhone11 pro 計算攝影年代裡面有提到RAW檔跟直出Jpeg的比較
當年還沒有ProRAW (ProRAW為iPhone12年代中期開始提供)


蘋果的計算攝影概念也沒多久.就從iPhone11開始而已..
裡面11:56秒開始


在如此暗的環境下..
拍RAW跟JPEG的差別



當時iPhone11 pro的主鏡頭感光元件大小為1/2.55"
噪點誰都會有..更何況這種小感光元件更是噪點滿天飛..飛到細節都被噪點蓋滿了

這種條件給你1/2.55"的相機拍RAW.在三秒鐘拍攝內..
在如此環境下以任何技巧跟設定.進PS修出細節來..愛疊五張就疊五張
我就認定你的傳統RAW一定能做到的道理...
(反正這是手機三秒可以辦到的事情)

我就會相信你所謂的手機廠的一張拍攝中疊了十張影像的說明是有問題的理論

我當然不覺得你的說法有問題..
但是手機是上面 1/2.55" 或者 1/1.65" 以手持方式拍出如此純淨畫質的夜景
如果沒有底大一級壓死人的狀況下..你所謂的傳統RAW尚有任何優勢嗎 ?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lifaung

但是人家就是底大你十倍以上面積阿XD

2021-11-18 14:15
T之歌

一方面說生活拍攝隨手拍,一方面要多張長曝甚至合成,這是多矛盾?

2021-11-20 22:56
一個就是光學表現較多
一個就是軟體修正較多

手機就是因為光學表現差靠後製來彌補
所以其實比較的基礎根本不存在
但若以結果論 現在的軟體補圖已經很厲害
這樣比較也辛苦作者要一直提醒大家不要走心不要認真討論(???? XD 沒意義的呼籲

不過我還要說
那句贏一點點也不光彩是錯誤的
原因一開始就打了
uhan wang
fulosunny wrote:

一個就是光學表現較多
一個就是軟體修正較多

手機就是因為光學表現差靠後製來彌補
所以其實比較的基礎根本不存在
但若以結果論 現在的軟體補圖已經很厲害
這樣比較也辛苦作者要一直提醒大家不要走心不要認真討論(???? XD 沒意義的呼籲

不過我還要說
那句贏一點點也不光彩是錯誤的
原因一開始就打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相機廠的DC賣不掉的原因

如果你覺得這是不公平

你也可以拿A7S III的Jpeg來比較手機的Jpeg
Jpeg是有加入相機廠的計算處理的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手機廠憑藉 1/1.65...(恕刪)


我還是那句, 你去拉拉看大光比或是夜間拍攝的細節, 看看拉不拉得出來
死黑的部分還是會是死黑
(不如說你提出的第一篇的文裡面就很明顯了, 夜間拍攝部分, 拉高曝光以後, iphone該死黑的還是沒東西
樓主您先前一篇post狂讚iphone 13 pro max pro raw勝過華為P50 pro的 raw文中實際上也能看到, 華為或許雜訊偏高但是部分細節還存在)

多重曝光主要對去雜訊會有很大的幫助....對於原本就在雜訊下無法感測到的東西, 要能無中生有, 那閣下沒有去sensor廠任職真是太可惜了
更別說ProRAW造成的detail loss其實在國外論壇上很常被討論

另外ProRAW拿到的數據依然不是RAW而是已經處理過的數據, 不如說, ProRAW應該是多張HDR疊圖後偽裝成RAW的檔案....
新的演算法開發出來後, ProRAW這類的檔案格式很可能無法從被更新的RAW演算法中獲得好處

附帶一提的是, 手上的微單還是古早的A7II, 手機則是1/1.2"的sensor, 手上小DC從2005年後就已經不用1/1.7很久了

手機攝影基本上就是圖個方便, 要勝過DSLR.... 看看婚攝攝影師或是平面媒體報導會不會以後都用手機拍攝吧
(倒是計算攝影這部分有可能未來十年內會被搭到微單機種裡面)

--
2005年開始就使用Dynax 5D DSLR, 只有六百萬像素, 但是即便是到現在, 這台相機當年拍攝的RAW經過新款的capture one仍能展現出更低的雜訊

至於iphone 12 pro max是買給老婆的禮物, 因為老婆需要iphone, 所以當時買了有最大的sensor的iphone給他
如果sensor大小如此不重要, iphone應該繼續使用萬年祖傳的1/2.55" (喔, 上次用這麼小的sensor應該要追尋到Lumia 920年代, 自從有了1020, sensor就一直都是超過這個尺寸了呢)
yuxian
yuxian 樓主

計算攝影投入的金額可能都遠高於單眼的研發費用,本身也是各家專利所在。

2021-11-18 15:28
Raw檔套用鏡頭數位修正檔"輸出後"的檔案,才是非Raw,亦即Jpeg
數位修正檔無論在拍攝當下有無套用或開啟,都不會改變原先選擇Raw拍攝的事實
就算當下未套用數位修正,進入修圖軟體還是可以開啟,所以數位修正本身不會影響"拍攝"檔案是否為Raw
而且數位修正檔不會因為拍攝場景不同而自動做出修正,單純就是針對某一顆鏡頭的某一焦段作出變形修正
必須要最後選擇套用數位修正,輸出成JPEG,此圖片才不是Raw
使用修圖軟體大修特修,還沒輸出成JPEG前,Raw檔都還是Raw檔
Raw檔 + 數位修正檔 - 輸出JPEG

Apple Proraw 國外有人謠傳,似乎僅是更新的DNG版本,差異在於,產生DNG的"方式"或"技術"不同
可參考以下的影片:
What is Apple ProRaw
lifaung

要這麼說也是可以, 但是就沒辦法拉到5EV這麼多, 以這篇樓主提供的RAW原始資料, A7S拉5EV信息量還很大, iPhone 13 Pro Max拉2.5EV就開始爆掉了

2021-11-18 14:49
yuxian
yuxian 樓主

拉2.5EV爆掉是因為感光元件只是1/1.65”,是不是忘記這是天與地的比較?而且本身動態範圍就夠高了,要拉也不用拉太多,所以可以拉到多少EV不重要,最終二台紀錄的動態範圍最多有多少較重要

2021-11-18 15:25
lifaung wrote:
我還是那句, 你去拉拉看大光比或是夜間拍攝的細節, 看看拉不拉得出來
死黑的部分還是會是死黑


此篇RAW檔提供完整.
您可以下載二者RAW檔做出範例解釋或許更為清楚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lifaung wrote:
我還是那句, 你去拉(恕刪)

(倒是計算攝影這部分有可能未來十年內會被搭到微單機種裡面)


其實各家都有自己的計算攝影,
索尼很早DC就有手持夜拍模式了

只是相機廠的計算攝影存在感比較薄弱,
主要是因為相機廠還是底大一級壓死人的思維開發產品。
對於計算攝影毫不積極。

計算攝影的技術是各家專利所在,
研發費用也是天文數字。

而且計算攝影需要搭配強大的AI晶片演算,
所消耗的電量很高。

目前行動端最強大的SOC是蘋果研發的A15。
尚且不能在1/1.65”的感光元件資訊下有完整的演算。
而且拍照時的耗電量已經很兇了。

更何況微單的資訊量更大,
所需演算晶片需要更強大,
目前微單任何一家廠商的影像晶片都遠遠落後。

晶片落後,演算法落後,加上要處理的訊息量更大,
請問怎麼代入更好的計算攝影?

加上相機部門跟手機部門可能互有心結。

所以最後還是一個方法解決
底大一級壓死人。

但可以壓多久,不清楚?
至少一吋機目前也不好賣了。(時代啊)
M43也岌岌可危了。

目前手機端的計算攝影也才研發三年而已。
相機廠的計算攝影其實已經研發非常非常久了,還要給多少時間呢?

lifaung wrote:
手機攝影基本上就是圖個方便, 要勝過DSLR.... 看看婚攝攝影師或是平面媒體報導會不會以後都用手機拍攝吧


基本上手機也沒打算要挑戰專業,
只是要拿下生活拍照的所有市場為目標而已

屆時相機廠可能就只剩下專業用戶購買而已吧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fulosunny wrote:
一個就是光學表現較多(恕刪)

不過我還要說
那句贏一點點也不光彩是錯誤的
原因一開始就打了


這篇大蓋只是提供一下計算攝影發展到什麼程度而已。

畢竟單眼還是有專業用途。

而且目前iPhone感光元件最大也才1/1.65”
跟以前的DC一樣小,更遑論鏡頭都塑膠鏡片了⋯

本來就沒想過會贏過全片幅+光學鏡片
這篇就是提供資訊跟有趣而已

歡迎討論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一路看下來,手機的照片無法放大來看,
或者手機的照片無法跟單眼比較,很有可能已經是過去式的觀念了



嗯,看來美聯社應該把所有攝影器材都換成 iPhone
Jk5230

看到這裡忍不住笑出來哈哈

2021-11-19 22:11
Blue-Mystery wrote:

嗯,看來美聯社應該把所有攝影器材都換成 iPhone XD



手機在打光跟景深質感方面自然不如系統性的單眼好囉

我這篇也沒說到專業用途會被取代

只是要更新一下手機只能縮圖才能看的老舊觀念而已。
就算100%的全螢幕看,手機也不會太差的。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lifaung

不打光, iPhone對上手邊的A7II + G35的隨身組合也是被屌打(這是連旅行芭樂照都看得出的差異), 而100%全螢幕觀看, 我會說, 除非Lumia系列復辟, 不然那個過渡銳化就別提了

2021-11-18 16:43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