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用手機模式玩相機,會很慘嗎?

手機其實只是把顏色調得濃郁,不是真的什麼大數據啦
手機就像泡麵一樣好吃但死鹹、沒變化
但你若不是大廚,拿相機要料理得比泡麵好吃也不容易
如果會拍 手機就夠用了

現在手機足夠應付早上室外場景
低光源基本上沒什麼救...

相機是個坑 別跳
手機拍.....人清楚又是藍天白雲好天氣,高階手機按一下就好

用相機隨便按,未來幾年也辦不到!
我大概就是你說的那種用戶,不過手機也沒有太差。
手機U12+。相機GR3,大多是P模式搭配相機的風格設定在拍。

雖然手機拍照越來越厲害,但我覺得手機拍出來的畫質還是比不上相機(廢話!感光元件大小差那麼多)。畫面的質感也是相機比較好。散景方面雖然手機也弄得出來,但相機真正利用光學原理產生的散景還是比較漂亮。

不過麻煩就是相機不好隨身帶,而手機會!所以我相機也只有出遊時會帶出去。
freerboys wrote:
我大概就是你說的那種...(恕刪)


相機是贏在大感光元件、鏡頭光學

但是影響處理器,
即時運算能力,
跟手機比起來,
根本是嚴重落後、笨。

相機廠要補上手機這塊能力,
才能真正的進化,
但天知道要等幾年,
目前的相機對我來說都是過度產品,
不用追新的。
只買入門相機的話,千萬不要,入門相機是指M43片幅以下的相機,
如果對攝影一竅不通又沒有想要學習理論技巧的話,相機真的一點都不適合你
相機的P或Auto跟現在手機的全自動比起來,手機的成功率高太多了…不光是顏色討喜而已,諸如逆光人像、暗處拍攝、高反差城市夜景等等,相機都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去調整參數,甚至得動用電腦後製才能有比較好的結果,若只靠全自動光一個閃燈亂打就會毀了整張照片…但是手機的自動演算法都可以避免這些問題,連拍疊圖的做法更能大幅提升成功率,現在應該已經很少人拿手機拍會手震了
當然,畫質來說以現在基本1"片幅以及專用鏡組對上手機還是有一定優勢,但是這個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網路世代照片也已經不再像傳統相機世代那麼值得細細品嚐…而且現在手機在硬體的本質上已經出現了1/1.55"的18mm超廣角以及1/1.33"的主鏡頭…CMOS技術也不斷在突破,從雞肋的2X2 QuadBayer(4合一)即將邁入更可怕的3X3 Nonacell(9合一)…不僅能模擬2.4um的單位畫素大小來提升夜拍能力與DR,光硬體理論上就能原生三組Gain,更有可能達成單像素RGB真實感光

如果手機搶先一步達成這點,相機的畫質優勢會大打折扣…雖然現在的疊圖演算法(Google跟Apple還有進階版的自動偏移對齊)就已經改變手機拍照的本質一次,但是我個人認為3X3如果真的做真實RGB感光,那個成效會比當初Google Nightsight還強大
其實我只是想說,各位相機廠別再擠牙膏了好嗎?手機廠拼了命的在突破小片幅的先天限制,搞出了一堆新技術就為了提升畫質與成功率…相機廠還在對焦更快連拍更快就是下一代機,真心別逗…相機廠就祈禱三星還沒想到要這麼做,不然10幾年前Sigma真實RGB感光的X3就能靠比APSC還小的片幅直接輾過同期的傳統Bayer FF機身,畫質上打當代中片幅數位機背…手機要是先做出來,在現在的CMOS製程與技術之下(還有早已碾壓相機的疊圖演算法加持),相機可能會倒一片
azo2ka wrote:
手機我都是拿了就拍,(恕刪)


相機有了才有辦法判斷
不然用猜的,加上一些人的負面言論
可能永遠都買不了

手機的疊圖演算法,目前真的做的不錯
我也是愛用者之一
但這類方式,永遠不變的缺點就是
只能拍不太會動的東西
會動的怎麼辦? 還是得靠相機
太暗怎麼辦? 就得學習用閃燈
閃了不自然怎麼辦? 就得學習用柔光罩跟離閃

這些都是沒東西在手,光用想像學不會的
p或auto模式,就是給個方便,基本該學的還是得學
旗艦手機 拍照上傳fb line
畫質上都還不錯
套用風格簡易

專業相機 拍照。。。
如果無法 用電腦修圖
真心建議不要
畫面太過於真實
azo2ka wrote:

相機的P模式無法改...(恕刪)

都是一樣的。其實P模也就主要是預先調制好的xx先決控制:例如人像模時,會自動調大光圈;夜景模時,會自動拉慢快門+調高ISO;運動模時,會自動拉高快門等等。
Auto模是由機器自行按照測光和畫面等數據,決定用甚麼模(所以很依賴機器的AI⋯)
如果樓主比較少拍動態照片,用現時手機拍的結果也已經得好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