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改標)呼籲…老梅石槽還是別踩上去!

看了一下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網頁,上面並無提到保育問題,而是說【綠石槽上方相當滑溜危險,特別叮嚀遊客不要踩踏。】,所以大概並不違法而是危險動作,是像隨意踐踏草地一樣的沒有公德心,沒把美景留給下一個人。

isisis57 wrote:
印象中~很多沿岸地...(恕刪)



直接踩上綠藻礁上,造成綠石槽出現石化現象

新聞
新聞
我找到的2017年的新聞,當中有寫到:
北海岸風景管理處表示,雖然老梅石槽不屬於保育區,民眾踩踏的話會先勸導,如果發現有毀損自然情形的部分,將依照發展觀光條例第62條處以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鍰,目前除了設立告示牌外,也會派人定期巡邏加強告知。

原文網址: 「老梅石槽」被踩到頂上光禿禿 只剩側面綠綠的... | ETtoday地方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手機版 | ETtoday MobileWeb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109/845279.htm#ixzz5jPos9orA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eclipse無糖薄荷錠 wrote:
從朋友的FB轉載而...(恕刪)



恭喜! 你已經拍到了台灣最美麗的風景了!


eclipse無糖薄荷錠 wrote:
當下是有發聲制止的...(恕刪)


其實阿,這只是大自然海洋植物生態的生生息息,生長季節一過,自然又退落了,待明年產季時,又會長出來
石門管理局也只是擔心場地溼滑,遊客行走易摔跤受傷,也是影響地方安全績效評比而已
除非是怪手挖掘或惡意破壞地形,才是其取締的目標,並不是遊客踩上去會如何,所以要用平常心看待

台灣現在環保、動保議題已經 過猶不及,許多論點已經超出正常邏輯
如今歐美仍然維持狩獵季,開放射殺野生雁鴨、熊、野鹿、鱷魚 ... 是為了維持地方生態平衡
綠石槽上的石蓴在過度踐踏之後會造成提早白化脫落
當孢子與石灰質越來越薄
明年就有可能長不出來或是越來越稀疏
至於長不出來會有什麼大問題
其實也還好
但所謂地貌保存就是建立在這種小事上面
也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少在濕滑的藻礁上行走吧

一縷之唸不鎖情關 wrote:
台灣現在環保、動保議題已經 過猶不及,許多論點已經超出正常邏輯
如今歐美仍然維持狩獵季,開放射殺野生雁鴨、熊、野鹿、鱷魚 ... 是為了維持地方生態平衡 請爬文.(恕刪)


有時候政策難免會轉彎.

但是居於[美景大家來欣賞]的前提.

還是希望這種踩踏的行為.能夠避免.

以上參考.
一縷之唸不鎖情關 wrote:
其實阿,這只是大自...(恕刪)


雖然開放狩獵是人類視為維護生態平衡的一環
但其實不就是人類自圓其說的方式
有些生態問題就是人類造成的

再者 老梅生態用這比喻明顯失當
因為並沒有需要人類來稍加破壞才能維持平衡的需求
一個人你就視而不見 那往後一群人怎辦?
自然環境你不去看她也不會消失
但你過度的觀光卻不愛護 她就會被破壞
uhan wang
其實台灣有好幾個景點每一年都重覆上演同樣的戲碼(60蛋),在這個時代,拿相機的人,都比逛菜市場的人還多了,能有多少人能自制
生態平衡還需要人類來維持? 不要破壞就好了,生態哪需要人類來介入,哀...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