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對於照片的一些看法及疑問

sgconduty wrote:
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恕刪)



話不能這樣說!


就算曝光技巧、構圖再怎麼完美都會有缺陷!對比、飽和度、曝光仍然不足!

後製只是補強拍完後的缺陷!裁切只是讓構圖更完美!


EXIF使用的鏡頭焦段是可以拍出那麼大的鳥,可以使用偽裝!或其他方法靠近鳥類!
或者缺一隻眼警覺性降低!



汝沒拍過鳥,汝可能不知道,有些前輩拔山涉水,以及漫長的等待才拍到漂亮的鳥照!


要縮成640*480的照片,準度也必須達到一定程度,縮圖才會利!


其實有沒有後製並不用告知,現在大部份的照片都是後製過的!


掌控光線、光圈、快門、完美的構圖,這在鳥類及微距都有運用到!


而且拍鳥和微距,可以培養對生態的認知以及興趣!


我要說的只有這樣!


若還是無法體會,歡迎加入鳥類及微距的拍攝行列!
sgconduty wrote:
同時回應 2樓的朋友,要是拍raw,曝光不足的照片大都能救回來,過曝才沒救.
...(恕刪)


有的人拍鳥是用矩陣測光來拍(別懷疑很多這種人), 結果鳥就灰灰暗暗,
是可以拉亮, 但畫質絕對不會比鳥主體本身曝光正確的來得好.
不好意思我沒說清楚.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sgconduty wrote:
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恕刪)



不好意思 樓主

如果你有疑問 最好的方法就是 自己嘗試去拍拍鳥 把疑問找出來..........

如果你是一位作事情很有魄力的人話................................


疑東疑西的 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我個人覺得

你只是看不慣那些你覺得不怎樣的照片被稱讚的其中一個人罷了...
你覺得呢??

況且..dcview的回應跟讚美你也信??
我早就無視下面那個區塊了...
看到都會背了
https://jin.tw
sgconduty wrote:
今天你隨便拍一些”鳥”照片,只要對焦清楚,什麼白平衡、曝光、構圖通通不需要,
反正藉由高超的修圖技巧及裁切成640X480,任誰也不知你的原圖爛的跟什麼一樣,
在你獲得眾多掌聲的同時你不會心虛嗎?
我貼的照片有大幅後製(銳化及原圖縮小不算)或是裁切我一定告知,我覺得這樣才心安,
我們學習攝影不是要掌控光線、光圈、快門及盡量完美的構圖嗎?
數位化之後好像不是那麼重要了,
是我太老了跟不上時代或是那些人太投機?
PS:我再強調一次,我不反對後製,但是大幅後製及裁切部分的照片(鳥圖及微距最多)貼上來,別人羨慕你的控光技巧或是構圖完美的同時,你真的不會感到噁心嗎?...(恕刪)

跟不上時代.....??? 這句話太言過其實。攝影術發明之後一百多年來,每個時期都很講究光線、構圖,這是從繪畫技法傳承下來的遺產。但傳統攝影時代,真正的創作者,不會用負面眼光看待裁切及格放。因為繪畫不正是這樣表達創作者的藝術觀念?


Che Guevara, April, 1960.
這張照片非常有名,是古巴革命家Che Guevara最為人知的人像照。攝影者Alberto Korda是用一台Leica M2,90mm鏡頭拍到的,這是一張經過裁切、格放過的經典。

原始未經過裁切的原始照片在這:


不需要質疑裁切格放技巧的正當性。我們該注意的,是創作者是否提供了完整的創作資訊。如果作者刻意掩飾,那是他自己人格與誠信的殘缺,與技巧本身是無關的。工具本身是無罪的、中性的。別拿它當替死鬼。

Wiki原始連結: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e_Guevara_%28photo%29




嗯 小弟也覺得裁切並不是壞事
可以把圖裁到讓別人說你的構圖很美 這不也是一種功力嗎??
相機發明那麼久了 雖然135片幅已成為今日消費型相機或SLR/DSLR的普遍標準
但是這個3:2的片幅也不過就是柯達創的一個業界標準罷了
如果創作者當下就是認為這張照片應該裁成正方形 甚至裁成星形 愛心形 打火機燒成不規則形
只要他的作品呈現出來的意念夠美 那麼裁不裁 怎麼裁 又有什麼不可
相機有一個框框 但是心可沒有框框!!
限界のない可能性は、この手に。
銀牙烈虎 wrote:
不需要質疑裁切格放技巧的正當性。我們該注意的,是創作者是否提供了完整的創作資訊。如果作者刻意掩飾,那是他自己人格與誠信的殘缺,與技巧本身是無關的。工具本身是無罪的、中性的。別拿它當替死鬼。
(恕刪)


我是樓主,
謝謝銀牙烈虎兄提供這麼有力的證據,真是受教了,
也很謝謝各位發表自己的意見,
對於心中的懷疑,總算得到一些解釋和別人眼中的看法,
我一直覺得一張照片的完整性是在按下快門之後就決定,
我還是不太習慣裁切最美的部份分享出來,
有機會會試試,謝謝大家.
sgconduty wrote:
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恕刪)


早年如果參加比賽
得獎後
要繳原底片

這可能符合你要求吧!

裁切、後製
我基本將它納入另一層次的創作
是跟攝影幾不可分

照你的定義
按下快門那一刻
才是攝影的最後階段
也是可啦!
我想裁切後可以讓看的人認為構圖很美的話
相對的應該也有一定的構圖功力吧
有時也許受限地理環境或器材因素
又或當下取景不滿意
所以我認為抨擊裁切似乎太過主觀了
而後製程度不告知
這應該也不能說什麼吧
很多人拍出美圖不也拿掉拍攝資訊嗎
何況後製也是數位時代攝影技巧的一門技術
只是每個人創作方式差別罷了
就好比一部好電影
掌鏡和剪輯不都一樣重要嗎
噹哥
dgg wrote:
早年如果參加比賽
得獎後
要繳原底片(恕刪)


那再請問有參加過攝影比賽的朋友們,
現在參加攝影比賽也能裁切或是後製再去參加嗎?
希望有參加過的人可以告知一下,
前幾天老婆從學校帶回一本攝影集:元佑37周年慶紀念攝影集 俯瞰綠地的雙眸,
裡面拍的鳥很多A4滿版,不管構圖或是鳥的顏色都栩栩如生,很令人著迷,
這也都是裁切的嗎?有沒有消息靈通人士可以告知一下,
感謝.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