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大家這張照片拍的如何???光線是怎麼打的??算有水準嗎???

除非廠商要求衣物不能過曝, 不然, 我還是不明白為了規則而不讓衣物過曝, 臉變暗有什麼好處?
或是以衣物測光再帶一堆棚燈打亮臉部有什麼好處?

以上是真心的提問, 希望有人可以說明一下: 為何一張照片不能有過曝的地方? 除非有特殊要求~
感謝!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那唱歌可不可以走音?可不可以搶拍?

唱歌可以走音啊,但是你要走出一個味道來。

唱歌可以搶拍啊,但是你要搶出一個感覺來。

過曝是一個營造氣氛的手法,沒有人說照片不可以過曝!

但是這張照片的過曝,看不出有營造什麼氣氛,也沒看見什麼感覺。



" 以衣物測光再帶一堆棚燈打亮臉部有什麼好處?"

那要不要說說,讓肩膀衣物過曝有什麼好處?

我也真的是不懂啊!希望也有人可以說明一下!



www.cycliving.com
好看不好看 其實很主觀
技術性的問題 高手們都發現了
如果以單張照片來講 左右重量很不平衡
右上打光讓麻豆右肩跟背景糊掉....這樣會很凸顯麻豆的臉部線條跟眼神視線.....如此會發現左方不明顯的小字
用在廣告設計上倒是行的通...不過不夠好(凸顯主題的行程太長,主題的隱藏也太單調)

(迷之聲:照片本身不是很TOP)

討論構圖跟後製作業......那實在沒完沒了......照片的用途是很重要的考量
Lanxlot5475 wrote:
那唱歌可不可以走音?...(恕刪)


所以原樓主才需要說明: 這張照片是生活照? 或是商品拍攝? 或是模特兒? 有的場景就是會有局部過曝, 只是看要哪裡過曝. 拍風景拍人都會有過曝的局部吧.
而且我的提問是向各位先進提的, 不要火氣太大~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weechia wrote:
除非廠商要求衣物不能過曝, 不然, 我還是不明白為了規則而不讓衣物過曝, 臉變暗有什麼好處?
或是以衣物測光再帶一堆棚燈打亮臉部有什麼好處?


既然是真的要問,那小弟就野人獻曝。

攝影沒有一定的規則,寫實攝影、寫意攝影、抽象式的攝影、隨性的攝影。

到頭來說攝影,不如說是用光作畫,什麼地方要亮什麼地方要暗,端看作者想法。

重要的是照片必須傳達出攝影者的意念。
(當然如果你是隨便拍拍,那也不用傳達啥意念了,也就不用在意哪裡暗哪裡亮)


這個意念的傳達是有規則的,甚至某些情況下是有科學根據的,例如紅色用來傳達 警示、熱情、除了紅色會對人產生的心理作用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紅色的傳達距離最遠,所以多半用來做警示。

藍色會讓人覺得冷,咖啡色令人沉穩。

星巴克的LOGO改成藍色底會讓人覺得很詭異 . . .

明亮的顏色讓人覺得涼快清爽,較暗的顏色讓人覺得溫暖,這些東西不是"你高興就好",而是有一定的規則存在。

這些規則受到教育、地方習俗、文化等等多方面的影響。

例如老一輩中國人普遍不喜歡黑色,所以很少有人願意把家裡牆壁漆成正黑色,喜帖就更不要說了,但是汽車的黑色由於廣告、電影等等文化產業的影響,讓大家覺得黑色很尊貴,就有了"紅水、黑大扮" 這樣的觀念。

而年輕一輩的人沒有這樣的觀念,因此什麼東西都可以買黑的,哪有什麼差啊?


. . . . . 這些都是視覺心理學的影響層面。


而攝影作品,要讓人看了有感覺,就要學習如何傳遞感覺,傳遞感覺不是藝術,是一門技術,攝影不見得必須要是藝術;

像是生態攝影大多沒什麼藝術價值,但是記錄了萬物生長的美,

商業攝影也不一定有什麼藝術,但是他傳遞了商品的美。

婚紗攝影的藝術成分可能也不高,但是他傳遞了新人的美 . . . 等等。


回到照片。

衣物過曝是一個明顯的技術上問題,所謂的問題並不表示這個就不好,而是給了很多人疑問。

以傳達的角度來看,就是講話講不清楚,還留了一個肩膀過曝的問題讓大家摸不著頭腦。


另外我要補充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攝影不是藝術,她只是一門技術。

任何一門技術都可以成為藝術,但是技術本身不是藝術。

美不代表藝術,許多美麗的東西並不藝術,追求美也不是在追求藝術,這是兩碼子事。




www.cycliving.com
我的感覺是
model身上的衣服除了外面那件外套是白色的
其他像是褲子和手上拿的大衣都是深色


如果沒有過曝的話,整體的感覺會比較沈重一點
以這套服飾來看,算是休閒服
休閒服帶出比較輕鬆的感覺應該會比較合適


加上由model視線引導的文案
我想拿來賣衣服應該效果不錯(Hang Ten, Gap之類的)


至於model,我個人覺得還可以阿
蠻有型的,更何況找沒那麼帥的
才可以比較貼近一般消費者阿(畢竟帥的人算是少數吧...)
https://www.bagusintl.com/
Lanxlot5475 wrote:
既然是真的要問,...(恕刪)


可以請大大精確訂義一下"藝術"與"技術"嗎?
以及鍛練技術與鍛練藝術的差別何在?

因為看了大大之前的回文,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所以想請大大再多發表看法...
model好像放太中間了
另外若是要作型錄照片之用
可以選擇讓model眼睛不要入鏡,也就是去掉model本身所具的氣質
應該可以比較突顯出焦點吧
初心者小小看法
有誤再請不吝指正喔!
c8631506 wrote:
可以請大大精確訂義一...(恕刪)


聽起來可能會很無聊,請大大稍微忍耐一下。

技術不是藝術,藝術卻通常需要技術。


我們講畫畫,大概是比較常見的藝術作品吧,剛開始的時候是素描,把看見的東西描繪下來,務求寫實。

這個"務求寫實"的部份就是個技術。

也就是人人都可以學會,天份夠的學的快一點,天份不夠的就多畫幾張。

但是這時期畫出來的東西,可能一點藝術價值都沒有,因為你只是一部影印機,把你看見的東西印出來。

這階段,你所擁有的是"技術"。

等到你素描畫了好一段時間,掌握到了許多的技法,你就可以開始利用這些"技法",去表達你想要表達的東西,或許是哀傷,或許是狂喜,或許是在某一個時刻的感觸,你的呈現方式不見得是寫實,而是透過你的手去表達你的心。

當你的心透過這件作品跟觀眾的心靈觸碰到的那一瞬間,也就是觀眾感動的瞬間,藝術就產生了。


而藝術作品往往有的是感動了許多人,也有的只感動少數人。

有些作品對某人的衝擊之大,甚至可能改變那個人的一生!


攝影也是一樣的道理,剛開始你學曝光,很多老師會叫你拍黑白照片,因為捨去了顏色的干擾,可以更有效率的傳授給你曝光的技法、構圖的掌控等等。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你拍出來的照片也可能沒有什麼藝術價值。

因為你只是熟練的操作相機,把眼前的景物複製到相紙上。

這個階段,你有的是技術。

人家會說你拍的照片好漂亮,然後過幾個月她就忘了他曾看過這張照片。


等你有了技術之後。你開始不安於現況,你不想拍出人家看過的東西,你不想拍看了毫無感覺的照片,你不想被框在那個既有的框框中,然後你開始思考,開始掙扎、痛苦,相機拿起來感覺到的只有無法突破的壓力。


. . . .這種日子恐怕會過好一陣子 . . .


然後有一天你突然因為某種緣故,找到了你的路,然後你拍出了一組作品。


人家看了不會說 :"哇!好漂亮!"


而是他可能不說話,眼神開始飄忽,感覺好像看了你的照片之後,突然心事重重。

她不是不開心,而是好像想到什麼?


恭喜妳,你拍出了令人感動的作品了。這張照片對這個觀眾而言有無比的意義,她可能未來的幾個月,都會念念不忘你這張照片。


這,就是藝術的價值。


也許他因為你這張照片,戒賭戒毒,發憤向上,然後有一天他成功了,他會來找你買這張照片,不管花多少錢他都願意買下來 . . .

www.cycliving.com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