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的錯。銀鹽底片時代,確實是感光力越小顏色越鮮豔,理由在於感光藥劑成份的不同與對染料的比例及效果的干擾。在數位時代,感光力來自於元件定義的原始工作環境,提高感光力(增Gain)或減低感光力(減Gain)都會減損畫質。高 ISO 有其不得不爾的需求,但是低 ISO 的需求沒有那麼強烈,因此沒有人那麼無聊去放低感光係數出來讓你玩。
更營養 wrote:原來是這樣子不過...(恕刪) 底片時代拉高ISO是為了提高快門速度→ 數位機拉高ISO也可提高快門速度→ 在數位機上拉高ISO是有意義的→ 所以數位機有做高ISO功能底片時代降低ISO是為了求得更鮮艷的畫質→ 數位機降低ISO並無法讓畫質更鮮豔→ 所以數位機降低ISO沒有意義→ 沒意義的東西做它幹嘛?
感光器的飽和容量是一定的,達到飽和的速度是一定的。例如基準ISO是100,ISO 25就只能在模數轉換時負增益,原先飽和信號就變成不飽和信號,這樣高光部分就會損失兩個ev。但是畫面并無細膩,因為最大信噪比=飽和容量/噪聲不變化,反而因為曝光時間增加而增多。
kevin1211 wrote:別說了...小弟的d...(恕刪) 不會吧D50是沒有FP但是如果用單點閃燈可以設定快門速度,也一樣會觸發閃燈這兩者差在哪我不清楚,不過看到消息後跑去借同學的D50的確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