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paul wrote:
大大你好!
小弟這才知道,小弟的做手如同神般...
這一切要感謝快槍手這樣產品,使得小弟能再沒有助理情況下不摔機,同時身上又有雙肩大背包背的滿滿的器材....真的受教了!
另外想必大大也是神人等級,可以使用70-200在拍攝婚禮,小弟也有些朋友是職業婚攝,我想你的技術一定如同神般厲害....小弟受教了!
小弟從還沒有婚攝這個名詞的底片時代就一直幫朋友拍婚禮,小弟也一直覺的拍的不好,也一直斷斷續續有朋友找,這個在婚攝眼裏我想真的很不好,但小弟拍照同時非常開心可以見證朋友婚禮過程;朋友也很開心有好朋友參與,至於照片我弟一直是以完整紀錄在進行拍攝;照片好壞由朋友自行認定,但最終大家都很開心這沒什麼不對!
感謝大大讓小弟受教了!
很抱歉我說話直,不知道前番論點何處能使您"受教",感覺是要反駁我的"雙機不便"說吧?樓主臨時組合的雙機,您建議他去買快鎗俠?

如果您有心平氣和體會我的文意,我的配鏡建議基本上和您完全相同,70-200的使用順位擺很後面(只在確定沒有流程要拍時拿來拍些特寫,算"加分題";還要用17-50+7D2 stand-by,以防臨時有人要合照、或忽然出現70拍不下的畫面)如果您有朋友是職業婚攝,他們應該會有更"難用"的1.4/1.2定焦鏡來做這些加分動作,樓主只有70-200/2.8這支大光圈,也只能這樣建議。
底片時代我最多掛三機拍活動,那時相機輕,F90X加底座裡面不過4顆AA,20-35/35-70/80-200(小黑二)只有第三顆最重,但都遠比現今同級機身/鏡頭輕、小,物理上不至於說不過去;今天的高端DSLR+大三元,沒有籃球國手的身材應該沒法這樣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