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兩兩 PK 的國際街頭攝影群組

巫玫 wrote:
這是真的啊,有時在街角閒晃一整天都沒斬獲
但是腦子裡的理想元素和畫面構成一直在那
無奈請人幫忙完成「作品」已經不是鮮事了
很多FB街拍甄選社群,中選得獎的很多畫面中的人
稍微查證一下,不是朋友/男女朋友不然就是帶家長請他走個路
純粹的街拍?

這種透過安排的拍法,當然就不是強調真實自然的街頭攝影了。我相信一定會有人這麽做,不過我也相信 Street Fight 上的照片這麼做的比例,即使有也應該是非常低的。

以下面這張上過 Street Fight PK 賽的照片為例,這是在那個場景待了約二十分鐘,預測並且等待一個適合的時機所拍得的畫面。要安排人來拍這樣的照片還不簡單,可是拍這種擺拍的街頭照片有什麼意思呢?



另外以下面這張照片來說,這些不認識的好動小朋友在那邊鑽來鑽去,他們豈會輕易聽你的擺佈?即使你真的刻意要安排,但值得勞師動眾這麼做嗎?真實的情況是:你就是要多花點時間在那邊磨,多按一些快門,希望至少有一張是理想的。我那時至少按了四十次快門以上,才有這麼一張人物沒有交疊,而又有著不錯律動的畫面。



再以下面這兩張分別在菜市場及西門町拍得的照片為例,也都是各自耗了至少二十分鐘以及幾十次的快門才能有一兩張滿意的照片。還好這些場景的人物不太會去留意或在意有人在拍照,否則按個兩三次快門就想要有一張理想的照片的機率並不高。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上街拍個大半天,連一張可以端得出來的照片都沒拍到是常有的事,這原是街頭攝影的本質,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如果你原本就喜歡上街觀察人,走了一整天下來沒什麼收穫,也就比較不會有那麼大的失落感了。

街頭攝影強調的是真實自然,用安排的方式來拍就完全背離了它的精神。即使擺拍做假得個甚麼獎,又有甚麼意義呢?
locuscc wrote:
neomax wrote:
interesting!
thanks for sharing....

不客氣。我記得 neomax 兄以前好像曾訪問過 Elliott Erwitt,能不能讓我們聽聽當時的情形?台灣很喜歡把所謂的大師名號冠在一些攝影人身上,有些人甚至是以此自我標榜,但 Elliott Erwitt 是真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攝影大師。






我並沒有這種privilege可以訪問他, 不過有客氣交談幾句, 並且有幾個eye contact的moments.

倒是他的作品及影片看的不少, 從影片裡他的交談跟話語中偷學了不少概念, 他是我很喜歡的攝影師之一, 有趣的是, 我覺得他的成就在於他的幽默感, 反映在他的作品裡, 是一種享受.

https://youtu.be/uXm7ThMsiko


看他在使用M機也是一種享受!




neomax wrote:
我並沒有這種privilege...(恕刪)

原來如此,這已經是很難得的機遇。

我也很喜歡 Elliott Erwitt 的東西,而且可以看得出來,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拍街頭的攝影人經常模仿他錯位的視覺幽默,可見其影響力。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