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微距攝影技巧


所提供參考照拍的很優...檢視攝影高手作品 EXIF:
D70 + 105mm F2.8 + TTL閃燈 + F20 + 1/200S

一般MACRO鏡多為50mm.60mm,90mm,100mm,105mm,150mm,180mm,200mm
規格 1:1 要比 1:2 放大率來的大
若放大率相同..100mm要比50mm距離被攝昆蟲較遠...也就是較不干擾到昆蟲
(拍生態時記得愛護小生命)
但相對手震的機率較高..閃燈的GN值需求較高

除了使用方便的MACRO鏡外..還有許多拍MACRO方法
小弟近來試驗鏡頭反接...
D70 + AIS 35-70mm 鏡頭反接 + 外閃 + F11 + 1/250S
約在 40mm ..放大比接近 3:1

以下未裁切...參考
(細扁食蚜蠅 及 果蠅)

















請問樓上的大大:
鏡頭反接,
放大率是怎麼算呢?

我不是要問公式,
我是想瞭解
用35MM的鏡頭來反接,和用85MM的鏡頭來反接
哪一個放大倍率較大?

如果用「反」的觀念來看
應該是35MM反接後的放大率會高於85MM?
還是差不多?
小弟不學無術....要問公式還真答不出來...HA HAˋ

鏡頭的放大率是指..最大成像於底片的比率
譬如: 一隻蜜蜂實體大小與在35mm底片成像大小相同..則為1:1
若數位機600萬與1200萬畫素相差一倍..但鏡頭的放大率仍以於CCD成像大小計算
還有點問題...不同廠牌DSLR會有不同APS倍數...因此計算規格仍以35mm底片為標準
(有誤請更正)

您說的沒錯
用35MM的鏡頭來反接,要比85MM的放大率大
曾經用28mm反接獲得更大的放大倍數.
但景深非常短...成功功率非常低

TKS
jastatw wrote:
小弟不學無術.......(恕刪)


感謝大大這麼快的回復
再請教幾個問題:

一、您的照片1:3的部分,是用那個焦段反接的?
二、反接有沒有什麼限制,譬如超過多少焦段就沒有放大作用?
三、依您的建議多少焦段以下反接後,景深就會不足以應付生態攝影?譬如35MM?50MM?如果只是靜物微攝,景深少為短應該也沒關係吧?

多謝了。

別客氣...相互學習....還是把葵花寶典拿出來

(1)AIS 35-70mm 反接大約在40mm位置
(2)鏡頭反接的限制..
對焦..景深控制..正確曝光是必要條件
(A)無法使用最大光圈對焦..觀景窗變暗對焦不易
(B)為獲較長景深..調整較小光圈...F20以後鏡頭畫質會變差
(C)使用較小光圈..快門會變慢...相對成功率變低
建議快門1/125以上..光圈F8-20
85mm以上就使用一般MACRO
(3)多少焦段以下..還要看您想拍什麼
如昆蟲的複眼..就用更小焦段
整張畫面是隻昆蟲也顯的無趣...最好能表現出昆蟲的生態
景深控制也不見得越長越好...重要部位清晰..背景相對處理優美
您可以先試著50mm標頭反接...大約可獲得1.5:1的放大率先實驗
若只拍靜物仍要看您要表達什麼?...控制景深就是您所表達的
(4)再補充一點
閃燈很重要..
補因小光圈而獲得正確的曝光..
閃燈的方向同時營造被攝物的立體感

小弟不是專家..只是在這實驗的過程中獲得樂趣

之前看一篇文章稍微提到微距攝影的幾個方法,除了微距鏡之外,倒寫環、接寫環、蛇腹都是方法,不過我沒試過。

我是用4/3 P家的L1,買了舊NIKON->4/35轉接環,再接倒寫環,
倒接了NIKON老鏡50MM和28MM:
在室內拍,用L1的內閃,光線不是很夠,對焦很辛苦,而且無法調焦,只能用前後移動的方式對焦:
50MM:


28MM:


其他在戶外的用50MM,光線就很足了:



jastatw wrote:
(A)無法使用最大光圈對焦..觀景窗變暗對焦不易
by jastatw


我的情況是不用最大光圈,就幾乎看不到了,可能是我用轉接又倒接的原因!

看得我心動不已啊
查了一下反接環
好像並不貴啊
雖然得要「頭動對焦」
不過幾百元的東西
敗一個來玩玩看好了。

要是沒有對焦對到頭暈的話
再來向各位報告。
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很多時候上腳架一定是必須的.小弟個人的
攝影習慣是絕不開超過iso 400以上來拍照,因為在iso 400以
上會損失不少細節.假設你今天拍攝的主題.比如說蝴蝶好了,大
部分的人都會選擇拍翅膀合起來的時候,因為這樣可以使用較大
的光圈,將"眼睛" "翅脈"等等納入景深範圍內,以達到整個主題
都很清晰.像下面這張~~~(PS.圖片都有exif)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像蝴蝶這樣子的,而且蝴蝶也有展翅
的美感,蜻蜓也是,所以在這時候我會選擇用f16以下的光圈,盡可
能讓主體從眼睛等等都很清楚(PS.拍生態跟拍人的道理都一樣
的,眼睛一定要準焦,見下面兩張圖,其中蝴蝶那張快門還只有1/2秒)





像小弟近來拍這類主題比較不喜歡用閃燈,第1. 快門會有些延遲
時間,第2. 色彩會與眼前所見會有些不同~~~~若要用閃燈也只
是補光而已.如逆光的情況下,這時閃燈就是很好用的工具.我可以
讓背景得到比較理想的亮度,而主體閃燈補光(如下圖)





終歸一句.拍生態要耐心,有時像小弟出去一整天,也可能快門只按
個兩三下.回家看看照片,可能又不滿意將影像全殺掉.大部分找蟲
的時間,等待的時間...可能比拍照的時間還長~~~~~最後
,我都習慣用手動對焦,因為這樣眼神會比較好對,也比較快(PS.因
為微距的行程較長與其花時間找焦點不如手動找焦點).相
機用點測光.M模式,可依主體的顏色深淺適時的用快門來增減曝光值

個人淺見,供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j640120
請問一下,

MP-E 65mm f/2.8 5:1 和 EF 180mm f/3.5L 1:1 用在 5D 上的選擇,應該考慮哪些因素,或如何取捨?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joykafka wrote:
請問一下,

MP-...(恕刪)

小弟這2支都有,通常我是5D配mp-e+mt-24ex~~有全幅機畫質好的優點,缺點大概是
若要再相同倍數上拍特寫可能會不及非全幅機~~個人直覺

另外用30D配180 mm f3.5~~對於拍攝較怕人不易靠近的昆蟲,這支是不錯地選擇,畫質
也不錯,缺點是超過1公斤的重量,手持易手震,如配上單腳架還不錯~~

這2支沒有取代性,如果對超微距有興趣那選MP-E絕對錯不了,如果喜歡拍蝴蝶等選180就對
了,如果只是喜歡拍拍一般微距,那100mm就支就粉好用了,參考看看羅~~~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