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室內用底片機+閃燈的疑惑

lml640707 wrote:
沒想到roachc大竟然跟我一樣用PE28s
這支燈好用(耐操、輕便),
我最多時有三支,搭 Fuji S9600,
兩支送人,目前僅留一支。

內建光觸發,當年兩支當 SLAVE 玩離機閃,
近拍(AUTO 小花)模式也相當好用
joshwang wrote:
先對暗黑的室內做點測光,機身接閃燈後快門鎖在1/90秒,這時光圈竟然到 f11。這讓我想起用數位機身時,ISO用到1600,光圈用到f4,後製有時還要把EV調高0.5到1.0人臉才會夠亮,那底片機的800 ISO和f11的光圈還能看嗎?我有點懷疑這台底片機的測光系統是否正確?


1.先確認你的燈有無TTL(方法如roachc大所說,看針腳)

2.不要用點測光,即使有TTL用點測閃光也太冒險(非常容易過曝--當然,不小心點到高反射物如鏡子也會莫名其妙under)何況你這支燈即使有TTL也不會和相机同步得很好,建議用M,或閃燈本身的auto測出一個最適當的補光設定(例如底片400但騙閃燈是800之類).

3.你這支燈在ISO100/85mm時GN40,換算成35mm大約是GN28(跳燈不要用望遠端),出力不算大,拍團照光圈要收小,所以儘量用腳架爭取慢快門、多吃現場光讓場景溫暖明亮、放慢拍攝節奏(讓回電充足),寧願看準打一張不要亂打三張挑不到一張.

4.燈光片要很小心,因為吃到不確定色溫的人造光源呈色可能很怪異,沒有充份試驗拍出來可能和想像完全不同;再說閃燈有打算加燈光紙嗎?拍正片這些都要計算.

5.如果想給長輩的驚喜是[幻燈片]的呈現方式,或許可以先用數位拍、調整好再輸出成燈片加框的型式(最差就是自己買卷一般正片來翻拍螢幕,再去加框)這樣至少保證有一份好的檔案

6.你說的測光實驗有裝底片嗎?若沒有,測到的是底片壓板的反光、也有些机型張數計未達1前測光錶是不工作的.
joshwang wrote:
因為最近有位長輩要過壽,所以想用底片機拍照給他一個驚喜。雖然這不是第一次用底片機,但是因為要拍照的餐廳很昏暗,所以先買了一捲800燈光片,然後把TTL的閃燈接上後對測光系統先做個測試。


在使用閃燈的條件下不建議使用燈光片, 色溫會偏藍. 除非你的閃燈有色溫矯正片可以補償


joshwang wrote:
先對暗黑的室內做點測光,機身接閃燈後快門鎖在1/90秒,這時光圈竟然到 f11。這讓我想起用數位機身時,ISO用到1600,光圈用到f4,後製有時還要把EV調高0.5到1.0人臉才會夠亮,那底片機的800 ISO和f11的光圈還能看嗎?我有點懷疑這台底片機的測光系統是否正確?


假設你的相機是電子式有Auto模式可以自動設定光圈快門, 因為閃燈同步快門只能到1/90秒,
所以只要偵測到有閃燈就會自動鎖定在1/90(Auto模式下).
光圈縮到F11也有可能是因為使用到不相容的閃燈系統所以誤判
不過這邊真的需要相機型號與閃燈型號才有辦法提供意見了.


joshwang wrote:
再來看看外閃後面的標示,在ISO 400光圈16時,閃燈可以打5公尺的範圍,所以我上面的情況是ISO 800,點測光測到f11好像也沒錯,那為什麼以前用數位機ISO用到1600,光圈用到f4再打外閃有時也不夠亮呢?


這個標示是使用底片ISO 400 F/16, 直打燈, 使用85mm的鏡頭在最遠約五公尺的條件下可以正常補光,
五公尺其實距離不算遠, 之前使用數位相機ISO 1600 F/4的條件下也要確認跟被攝物距離多遠才能拿來比較


joshwang wrote:
另外請問下圖中的閃燈如果要用到ISO 800時光圈和距離的對應表要怎麼調整?還是這台閃燈只能用在ISO 100/400的設定。
因為底片機無法預視,所以不希望拍出太多太黑的照片,所以在此請大家幫忙釐清我的問題。


假設使用ISO 800, 閃燈出力全出力, 閃燈直打不跳燈的狀況下七公尺內可以把光圈設定在F/11,
距離減少的時候光圈或是出力要相對應的調整,
如果相信閃燈或是相機的測光系統就可以把閃燈出力調整在Auto下,
一樣把光圈設定在F/11讓閃燈或是相機自動調整出力, 最遠不超過七公尺即可

另外如果你使用的鏡頭不是85mm的, 建議移動一下閃燈上的選擇鍵到相對應的鏡頭焦距後再重新評估光圈與距離的組合
閃燈頭上應該有一個可以推拉的集光罩, 這也是要調整到相對應的鏡頭焦距,
搭配錯誤不是光量不足就是打燈之後只有中間有光, 四周吃不到光線
joshwang wrote:
本來應發在傳統相機...(恕刪)
先確定你買的是 [燈光片]是嗎?
燈光片是給傳統那種日光燈 (青筍筍那種)在用的 (還買的到嗎?你也很神)
建議你先確認 是否合適 現在室內很多不是用那種了

就算是! 你用閃光燈, 閃光燈是比較白的, 跟日光燈混在一起 , 兩種光源比例每張照片可能都不同
(你有把閃燈出光調成螢光燈的濾片嗎?)

還有從您敘述[點測光] + [TTL]....基本上TTL 沒有點測光的啦 (也沒有矩陣(分割),中央重點...TTL sensor是固定位置固定大小, 你要把它想成是一種特別的測光模式), 還有您對閃燈的疑問, 恕我直言很多不是摸一下就可以搞定的
(傳統相機+打燈, 應該是照相技巧裏最深的一個部分了)

如果那是重要場合, 建議請趕快尋求其他方案

effo wrote:
燈光片是給傳統那種日光燈 (青筍筍那種)在用的 (還買的到嗎?你也很神)

剛好路過,插嘴一下。

燈光片是針對鎢絲燈做色溫平衡的。Google 了一下,還真的有賣 ISO 800 燈光片:Cinestill 800Tungsten Xpro C-41 Color Negative Film (35mm Roll Film, 36 Exposures)

日光燈下要用日光片加 FL-D 濾鏡,很多濾鏡 B+W 都停產了,數位用不到。沒聽過有針對日光燈的底片,雖然之前我也沒聽過燈光片有 ISO 800 的。
路人甲㊣ wrote:
剛好路過,插嘴一下...(恕刪)


是的,燈光片有A型和B型,A型平衡於3400°K,大部份是電影用片;B型平衡於3200°K,為平面拍攝所稱的[燈光片]~~也就是現今DSLR中都有的"燈泡符號"那一檔.

至於日光燈,以前在底片時代有特殊補償濾片(柯達雷登及富士的gelatin filter),柯達要用兩片去拉回(一片BL一片CC,兩片買下去就要一千三百多塊,20年前幣值),富士後來居上只要一片就好(40R或30R,看日光燈有多"青"來決定)

是啊,燈光片不都是160的倍數嗎
大家回得很有深度,受教了

怎不見樓主呢?
路人甲㊣ wrote:
剛好路過,插嘴一下。
燈光片是針對鎢絲燈做色溫平衡的


哈哈哈....對啦....記憶模糊了
(大家都透露年紀了 最近發現身體差到不像話想說買台腳踏車...去腳踏車店發現變速器是用撥的,嘴巴都合不起來...老闆問我多久沒騎我說大概三十年....)
路人甲㊣ wrote:
Google 了一下,還真的有賣 ISO 800 燈光片:Cinestill 800Tungsten Xpro C-41 Color Negative Film (35mm Roll Film, 36 Exposures)


第一個字就透出端倪啦~~Cinestill,拍片用的嘛....後面果然寫Motion Picture Film Stock--電影片庫存還有,用C41沖洗,這是支負片歐~~沒事樓主買這支要幹啥呀既然是負片、也不是原本拍電影的目的(大量格數,調子最好是做在乳劑裡不要用後製),用Xtra400必要的話增感不就好了
roachc wrote:
大家回得很有深度,受教了

剛好路過,插嘴一下。

其實我很奇怪怎麼前面那麼多人都認為這隻有可能是 TTL 閃燈?

熱靴閃燈百百種,難道真有這種 TTL 閃燈上面只有 A 與 M 模式,卻沒有 TTL 模式的?或者,難道有可能那 A 模式就是 TTL 控制,不是電眼感應?

在我來看,這閃燈是 Auto 閃燈,而且,Auto 只有一檔光圈,上面沒有不同光圈值供選擇。至於那一檔是對應多少 ISO 下的哪一個光圈值?不知道,上面沒寫,奇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