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攝影鏡頭焦距的疑問~




上圖是敞人將原gif動畫圖檔柝解抽出各焦距圖片,再將它合一成單一圖檔供各位先進參看。

請注意135及200mm圖檔上端的帽緣處,以及50mm圖檔中右側帽緣的白色線條。

個人覺得50mm與70mm視角的變化似乎過大?

Lineugen wrote:
上圖是敞人將原gif...(恕刪)


雖然背景有變化,
但景深程度不太合邏輯,
表情的一致性也太不可思議了,
感謝各位前輩的指教,學習了

改天自己手上鏡頭有那麼多種的時候,也許我自己試試看體會會比較清楚

Lineugen wrote:
上圖是敞人將原gif...(恕刪)


個人投後製一票

臉變型的太誇張了!!
看其他大大提供的或是網路上找的也沒差這麼多。
不需要後製吧,廣角鏡近拍本來就會讓人臉很立體,關鍵實際上是拍攝距離,即使你用廣角鏡,要是人站在幾百公尺外只佔了畫面小小一個,你拉近看人臉,就跟用望遠鏡拍遠處的人臉一樣平。
puppeteer wrote:
不需要後製吧,廣角...(恕刪)


其實是講那張GIF是後製的示意圖,不是實拍出來...
小豬先生 wrote:
改天自己手上鏡頭有那麼多種的時候...(恕刪)
您誤會了吧!
像我那支 N 18-200mm VR 的鏡頭,
就只差沒 16mm 而已,
其它焦段都有。

小豬先生 wrote:
今天在FB上面看到...(恕刪)


這是基本的光學特性, 不需要後製.
16 mm 可以看到大片帽簷超出照片外, 代表光線是大夾角入射, 等效成一個鼓鼓的凸透鏡.
200 mmm 帽簷大幅變小, 代表光線是接近平行入射, 等效成一個較扁的凸透鏡.
roachc wrote:
您誤會了吧!
像我那支 N 18-200mm VR 的鏡頭,
就只差沒 16mm 而已,
其它焦段都有。

應該不對喔
18-200mm應該是APS-C用的鏡頭規格
等效後是27-300mm
所以你還缺超廣角那一區16、20、24mm

因為旅遊鏡現階段只能做到廣角~望遠
很難涵蓋等效24mm以下的超廣角
鏡頭焦段特性就是如此,以50mm為分水嶺,越廣角人會拉尖變瘦,長焦段會變胖,這些並沒有好與壞,只要運用得當就會有好照片.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