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婚攝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爬文完大家說過的我就不贅述了

1. 類似kbx的光罩是什麼不知道,但記得要固定好,新人進場,你一定會跑來跑去,婚宴期間很容易掉,切記固定好。至於你po上去的那個方形柔光罩,靜態拍攝如彩妝跟招待區那邊是可以用的,柔光效果會比較好,但如果可以天花板跳燈的話,其實用KBX就可以了,個人偏愛均勻補光的感覺。而且你那個原廠神燈的演色性很好,不像我這種永諾燈要故意柔光,你那個只要有KBX就夠柔了,其實不必用那麼大塊的柔光罩。

2.室內ISO已吃的到現場光為基準去調整,若是想拍出故意背景暗去突出新人進場的效果,其實後製就好,調好的參數固定住會比較方便。沒辦法這就是OVF都要拍完檢視,才能知道參數對不對,但為了避免手忙腳亂,參數調整好之後的部分見機微調就好,不要大調特調避免出了連後製都修不回來的大錯。(所以我認同各位大大所說的,色溫片不會用先不要用)

3.除了迎娶過程那種丟扇子、過爐踩瓦,或者闖關遊戲有機會開連拍外,其他時候不會有這個需求。若是拍得當下感覺不對,再多按一次就是了,你的機子硬體速度是沒問題的。(但要考慮閃燈回電速度不夠快,特別是連拍時)
ImBryan wrote:
各位大大好小弟準備下...(恕刪)


鏡頭多是不錯啦
但是你有空檔讓你換嗎?
非專業婚攝(隨身也少兩台機身)建議還是一鏡到底。
16-35mm一只鏡頭就好,最廣角端小心用以免變形,35mm可以改為50mm Aps-c,這只防手震又加有閃燈,不用換鏡頭,95%以上很夠用,跟著主攝走拍但不要跟主攝搶畫面,所以再增24-120mm很夠了,
教堂知道哪間先去拍看看
看能不能跳燈
看教堂用什麼色的燈光
閃燈濾色片到時候要是用的到就事先演練如何用
現場變動大不建議第一次拍就用點測

小小建議
如果都要去租器材了,建議準備雙機雙鏡…
婚宴場地其實很混亂,當你發現某個值得紀念的畫面時,等你低頭換完鏡頭,人都散了…
光源也很混亂,閃光燈準備出力大的,比較不會出亂子~
像小弟只有18~200的鏡頭配580閃燈,因為是業餘,再加上拍攝這種活紀錄,很多過程都是過去就過去了,之前上攝影課老師也說:拍的到,比拍的好重要。因為雖然拍的不是十分完美的照片(EX:不完美的構圖,景深,白平衡;失焦的就太失敗了),對新人而言都是無可比擬的回憶…

誇張哥 wrote:
進場要用廣角其實有...(恕刪)


進場想用是想拍新郎新娘背影 婚紗拖地的感覺

24-70我不打算入手就是因為最近出了VR
想要再等陣子降了 再把24-120轉手升級

我會不用廣角端拍的~在全程開連拍

謝謝大大指教 我差點就釀下不可挽回的後果了!!

凍先生 wrote:
嗯,首先。既然朋友...(恕刪)


我聽從凍大建議看了一下地點的照片
大概沙盤推演了一下大概怎麼做
當天會提早兩三小時到確定狀況:)
我會多帶兩組備電
凍大說得太對了婚攝真的是再考試!!
隨機的臨場反應就是平常對器材的熟悉度了!!
謝謝解惑!!!
ImBryan wrote:
各位大大好小弟準備...(恕刪)


非關攝影技術

專業與非專業的區別就在於控制場面,就像誇張哥所說的現場有些失控的情形常見,手機、平板、DC、萬一還有攝影魔人出現。因為你是主攝,所以先讓大家知道你是主攝,該卡位就卡位因為你有特權,擋到親友團不要退縮,讓他們知難而退,好的位置比高貴的器材更重要。

反正只是幫忙,既然當事人沒有花錢請專人拍攝,所以應該要求不會太高。先把基本盤顧好,研究一般婚攝必拍的相片,把這些相片拍好即可,其他就是你的練功時間,拍得好的才交出去。


還有如果掛著閃燈連拍要注意閃燈回充來不來的及,小心卡彈。最重要要吃飽,不要看別人吃大餐自己餓肚子。

ImBryan wrote:
各位大大好小弟準備...
3. 想請問柔光罩用處大嗎? (我是有這個)
(恕刪)


婚攝這個沒用 , 會減光 而且範圍變小!
可以去找 一種 柔光板 , 用彈性束帶+魔鬼沾 固定的, 板子是萬向頭, 可以轉, 可是質感很差 , 但上面附半透明的反光板, 效果滿不錯的! 閃燈折射出去又亮範圍又廣,角度好調整! 不過小心閃瞎賓客的眼睛
ImBryan wrote:
進場想用是想拍新郎...(恕刪)

小弟在做婚攝的
建議你一個人和多人作業要分清楚
一個人的話當然是以捕捉正面為主
以不漏掉任何畫面為主
什麼換鏡頭 太多參數上的調整都是想太多
哪有時間讓你這樣搞
婚攝從儀式開始一直到開始吃飯都算是不等人的活動
想撒泡尿都很難了
除非新人有辦法讓你擺拍或是等你
不然進場就不必拍背後拖長擺吧
我自己是覺得拍到臉比較重要
如果你覺得意境比較重要當然可以拍背面
建議用24-120就夠了
除非雙機多鏡不然就別換了
14-24這種東西也要慎用
是我的話會標變搭長焦
閃燈能跳就跳是最好
不能跳也可以用擴散片往上打
你說的那種大面積的柔光罩不是很建議
因為會讓TTL不是那麼穩
過片模式我會用慢速連拍
但是也不是一直按
因為要顧慮到閃燈回電速度
擺拍這種需重新構圖的可用AF S
如果進場那種我是習慣用AF C
反正器材方面的問題就交給器材
讓他簡單化
你就是專注在畫面的捕捉上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前面大大說的
卡位 卡位 卡位
走位 走位 走位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