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l1124 wrote:船體/太陽,一個1...(恕刪) 仔細再詳閱了大大的文字,應該大家看法是一致的,我只是被"立體"兩個字混淆了,大大應該是想表達面積是2x2的變化吧? 這個我認同。感謝大大如此用心做圖分析,讚啦!
討論到此,發現好像少了什麼,原來是少了結論啦結論就是,要把地球上的前景拍得很小很小,讓太陽或月亮顯得很大很大,唯一方法就是需要走多遠就走多遠(銀★Club大大貼的連結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鏡頭長短只能決定畫面範圍的大小,與前後景大小比例無關。不好意思,開了一個很愚蠢的話題,但希望能幫助到一樣跟我沒想清楚的人。
等效焦長相同,在同樣的地點拍出來的"構圖"就會相同也就是畫面中前後景物的相對比例是一樣的用不同片幅去拍,只是拍出來圖像的大小會不一樣若縮放到同樣的大小,則圖像會完全重合但實體焦長絕對有它的優勢,那就是畫質之前我有簡單測過35L裁切v.s24-105的70mm端(同接5d3)結果24-105的70端畫質還明顯勝過35L另一個經驗是跟朋友去看棒球朋友用Nikon 1配10-100的鏡頭,我是5d3配小小白is朋友的等效到270,當然可以把球員拍的"大"一點(其實也只是在螢幕上看起來比較大)但畫質的差距,光用相機螢幕看就很明顯了小片幅的顆粒感就非常明顯要拍遠的東西,又要講求畫質,基本上還是一吋長一吋強不然那些實體焦長300以上的大炮賣那麼貴不就是在賣心酸了反過來說,若只是想玩長焦的壓縮感,不care畫質,那大炮類單也是不錯的選擇~
Dowchia wrote:要拍遠的東西,又要講求畫質,基本上還是一吋長一吋強...(恕刪) 感謝Dowchia大大的分享及心得。不過,35L裁切過後再跟70mm比,像素密度差一倍哩。Herman老師 wrote:很單純,與焦長無關...(恕刪) 謝謝Herman老師指導,榮幸啊!
打鐵匠 wrote:不過,35L裁切過後再跟70mm比,像素密度差一倍哩 我印象中是把70mm的做縮圖,就會變成跟35L裁切一樣大小但還是很明顯看出70mm比35L來的畫質好不是很嚴謹的測試啦,不過光學實體焦長有它的畫質優勢在我想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