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問兩個攝影觀念的蠢問題

攝影要學的只有一件事,

人要謙卑,

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

一定要做到怎麼樣,拍到什麼,

晚上拍不起來就是拍不起來了,

環境光源就是不夠,想要的題材做不到,

就改拍別的,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做到最好,

主角可以動就等主角去夠亮的地方再拍,

主角不能動那就自己佈置環境光源,

拍照的時候加入構圖巧思,也大概就這樣而已,

時間久了偶爾拍到幾張很好的照片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

有時候就是機緣,技術的成長是一下子就到頂了,

品味的養成則是要很久很久,人生的歷練則是要更久更久,

拍到好照片不一定是自己的功勞,

把照片拍好則只是基本,

很多人把照片拍好當作是很了不起,

把拍到好照片,當作是自己的里程碑沾沾自喜,

這些都是小鼻子小眼睛的虛榮,

但也幾乎是必經過程,

離開這些你就真正的在享受攝影。


白馬笑西風 wrote:
第一個就是拍照有所...(恕刪)


左眼右眼沒差別,重點在自己習慣就可。

問題二我經驗不足XDDD就無法幫你了
白馬笑西風 wrote:
第一個就是拍照有所...(恕刪)


第一個問題:左右眼用慣了就好

第二個問題:要說到你使用的目的
正如你所說的 如果是要拍風景 正常來說光源充足的條件下
光圈可以開到 F5.6-F8 甚至更高來達至最佳成像
所以在風景攝影方面大光圈卻不是必需的

那麼在黄昏 晚上 光源不足的情況下要大光圈嗎?
如果是拍風景的話也用不着 最最需要的不是大光圈而是腳架
城市夜景為例 光圈可以F4以上 ISO可以200-800 然後設定一個長曝時間

但是拍星空就要用到大光圈了 有F2左右最好不過

說到夜景人像也是要用到大光圈了
在你的問題上 說到有糊化的感覺 沒有看到照片很難猜出問題所在
先假設你的對焦正確沒有迷焦
如果是因為大光圈導致淺景深 這無法避免因為這是大光圈啊
大光圈就是容易做出淺景深
解決方法就是加個閃光燈 縮光圈也不怕光量不足
祭典啊 多人啊 都可以搞定了
那麼不用閃光燈又當如何處理呀?
只能在構圖方面著手啊 就是不要有前後景之分啊
因為你對焦對在前景 後景就會糊
對焦對在後景 前景也是會糊
只能排在同一水平大家才能都清楚了
不過夜景人像還是加閃燈不然很辛苦

如有解釋錯誤還請高手指正
白馬笑西風 wrote:在可用iso不夠的狀況下必需開大光圈來增加光量 但這也出現一個問題 拍出來的相片放到電腦上一看 發現整體畫面有種糊化的感覺 只有近距離的事物才會較清楚 如果今天主題是人的話那倒無所謂 但主題是整體照的時候總覺得細節都不見了 要縮光圈來增加細節的話 進光量又變不足了 簡單的說光圈開大畫面亮度夠但細節不見 光圈開小黑成一片...(恕刪)
換機身昇級, 比較快...

有時, 拍不到~ 並非要硬上直直幹... 換個不同角度的腦袋 (選個恰當時間/時機... 也可), 試試~~... 有多少科學家想目視~ 絕對黑體的肉眼感受作分享 (器材有限 / 取景無限) ~~~

銀★Club wrote: 沒有絕對正確姿勢,能拍到東西就是好姿勢... 所以,看到有人右手姆指按快門,或者右手托鏡頭左手中指按快門....不用太驚訝!...(恕刪)
認同 / +1票。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白馬笑西風 wrote:
第一個就是拍照有所...(恕刪)

第二個問題很單純啊
要拍景就縮光圈上腳架
怕景深不夠也是縮光圈上腳架
要focus在一個主題上就是開大光圈
兩者沒有牴觸啊
同樣使用大光圈鏡頭一樣可以縮光圈來拍
單純是看你要怎麼表達而已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第二個問題應該就只能開高iso解決(在街上拍祭典我預期應該是既不能放慢快門又不能開閃燈吧)
那如果開到適當的iso之後畫質不滿意的話,就只好找技術更先進,高iso畫質更優的相機囉
目前這方面特化的最頂點就是A7s系列,或者你要拍風景的話也有A7R2,看預算與需求選擇吧

剛剛那是硬體面,至於技術面有位大大講得很好,就是得要觀察光,找到光源合適的情況之下才有辦法用有限的硬體達到滿意的畫面。
白馬笑西風 wrote:
但在夜拍時例如人多的街上或日本的祭典活動之類的場景

針對這一點拍攝需求的話

整個畫面大景都要進景深,活動中的路人又不要糊,唯一解就是縮小光圈開高ISO維持住快門速度。

可接受ISO開不上去了快門還不夠怎辦?小技巧就是還可以減EV,畢竟有時候畫面整體偏暗機身的正常曝光會判定失誤,其實還有一點減EV的空間(所謂的遇亮+EV、遇暗-EV操作技巧),曝光用軟體即使是jpg檔都還有救,但一糊掉就沒救了

要不然就是上腳架,快門放到10秒以上,利用長曝讓畫面中大部分的路人移動的範圍大到畫面看不太出來,或著就乾脆拍成人來人往流動的效果。但假如你想拍進畫面的東西就是一直在動的東西那也還是沒辦法這樣拍

第三種就是開大光圈,但就會發生景深不好控制對焦點以外很容易糊掉的狀況,僅適合要拍特定對象或主題時使用



白馬笑西風 wrote:
我自己的使用經驗是光圈越大進光量越足 畫面越純淨(心理作用?)

關於這一點,通常一般鏡頭最大光圈畫質會軟下來,即使是對焦點上也可能拍出來放大看也會有所謂的不銳利感,所以非必要的時候能不使用最大光圈就絕不使用的

當然還要看鏡頭性能本身,像近期出來的35mm f1.4LII擁有著光圈全開就很銳利的牙膏科技
那隻眼睛看個人習慣。

怎麼握,根本不是重點,也是看個人習慣。
重點是要能拿的穩。

不同的環境,要運用不同的握法拿相機,
站著,倚靠著,蹲著,趴著,躺著... ,
太陽太大時,風大時,鏡頭太長(重)時...,
要應變。
可能我是女生,很在意皺紋的問題
剛開始用單眼的時候,我習慣用右眼看觀景窗,左眼眨眼
沒多久就感覺左眼小細紋硬是比右眼多
後來就訓練自己兩眼同時張開看觀景窗,因此變成水平拍照時用左眼,垂直拍照時用右眼

至於光圈大小,我個人覺得有時候跟想呈現的畫面也有關,有大光圈可以選擇,總比沒有來得好
用哪隻眼睛都行,不過絕對不要閉一眼,
拍久了是很累的,也會讓眼睛一大一小。
有一種情況,比如要等待被攝物進入視野,而鏡頭焦段又很長時,
可用右眼看觀景窗,
左眼則是正常肉眼所見的畫面,
你可以用左眼搜尋目標,右眼確認構圖,在大腦切換影像,
眼睛不必離開相機。

至於夜拍,
本來景深與光圈大小就是彼此綁住的東西,
非要景深固定,就只能靠高iso拉高快門,
或是靠腳架、或是防手震、或是有些相機,
有所謂的景深合成功能,
可以拍多張不同對焦點的畫面再合成一張等等。

不過你要先辨明一點,
所謂的大光圈畫質變差,
究竟是鏡頭畫質不好,還是有些景物跑到景深外。
因為用廣角鏡頭的情況下,只要對焦點在數十米外,
就算全開光圈,那景深範圍也已經綽綽有餘才對。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