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kuan2 wrote:我相信您只是想用簡單的說法來讓新手理解,不過我還是覺得能用正確的說法比較好
運用閃光燈的出力壓過現場光
壓光這個名詞,硬要解釋的話似乎是這麼說沒錯,但是閃光燈的出力在戶外是絕對不可能壓過現場光的...
事實上"壓"現場光的(讓現場光維持在所需曝光範圍內)是快門速度,
閃光燈的作用是補充曝光不足的地方(背光主體)的亮度,而非用一個光壓過另一個光,
畢竟「光+光」只會更亮而不會抑制對方的。
其實您通篇的技巧說明都很詳細,只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名詞真的會誤導新手,絕無冒犯之意。
當然要用一個名詞來把逆光補光跟側光補光或是反光板補光作出區隔是無所謂的,
不過基於這個方便的誤用法做出延伸解釋就有點不對頭了...
Winniman wrote:
“壓光“是另一種攝影...(恕刪)
上了google去看~好像稍微了解了"壓光"跟"補光"的差別~~
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不過也不知道到底誰對誰錯~

http://www.486word.com/new_page_160.htm
曾在 google 上搜尋, 但都找不到一個一致可信的說法,
kulapika26 找到的文章: 486 談壓光 對於壓光的解釋比較正確可信, 值得參考.
以下是 486 談壓光文章中的部份摘要:
壓光主要的目的有幾種:
把白天的環境拍的類似黃昏的效果。
把早晨或黃昏的天空色彩拍的濃郁鮮豔一些。
有時照片所想呈現的是例如黃昏的感覺,但我們無法在現場傻等到黃昏,這時如果現場條件夠,就能利用壓光技巧來拍攝達到所要的效果。早期沒有數位相機,都是底片相機,想拍出黃昏天空濃郁的晚霞,是沒辦法後製,但可以利用壓光來『前製』。
因此我們必須明白,壓光的目的,而且壓光與補光是不一樣的。
壓光就是利用閃燈等人造光讓主體(人啦)曝光OK,但環境曝光不足,讓環境背景暗下去。...
感謝 amgac 的精彩照片, shouea 對於壓光的補充, kulapika26 找到的資料
耀輝
shouea wrote:
事實上"壓"現場光的(讓現場光維持在所需曝光範圍內)是快門速度,
閃光燈的作用是補充曝光不足的地方(背光主體)的亮度,而非用一個光壓過另一個光,
畢竟「光+光」只會更亮而不會抑制對方的。
十分同意Shouea網友的說法,有用閃燈的攝友們應該會知道這句口訣:「光圈決定主題,快門決定背景」。
所以壓光不就是這個基本口訣的延伸應用嗎?
以A模式現場光測光後(不管是對天空,對地面,端視構圖而定)以M模式將快門加快兩至三級,光圈維持不變的狀況下,
就會是以TTL閃燈最容易成功的壓光拍攝方式。
而且
yhkuan2 wrote:
壓光通常運用在戶外,運用閃光燈的出力壓過現場光,讓主題人物與背景同時都有正確的曝光。
所以耀輝兄文章所言此點並不完全正確!閃燈出力絕對壓不過現場光,且壓光所想要呈現的效果不在於人物與背景同時有正確的曝光;而是在於戶外光線充足的狀況下,拍出人物曝光正確,但背景昏暗的感覺。
照片會說話,貢獻兩張拙荊與小女的照片來大致感受壓光技巧,技巧不佳若有傷眼請勿與小弟索取醫藥費

逆光補光(補得並不好,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依現場光測光所拍出來的照片感覺):

壓光:

第二張圖就可以明顯感覺到現場光被壓抑,背景的天空變藍,地面的花草變深綠的不同感受。
再者,壓光不一定非要原廠TTL閃燈才會成功,若僅有大出力的Auto閃燈也有機會成功拍出這樣的作品。
只是在Auto閃燈無法用高速同步的功能下,所需要的現場環境比較嚴苛。
(PS:小弟非使用原廠閃燈,而是用Metz 54MZ3)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