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閃燈ETTL 與 ZOOM的作動請益!!!

TTL 全名是 Through The Lens,意指 「通過鏡頭」。就是鏡後測光,意指測光元件在鏡頭後方測量,因此準確性大大提升。
當我們將相機設定在自動曝光模式(如 P 或 Auto )時,相機很多時都會將光圈及快門固定在某一數值。如果我們希望對景深、主體的動態表達及背景的光度有較佳的控制,就一定要使用 M 手動曝光模式。

有關相機測光點與TTL測光時會有所差異嗎?
阿災,因為我都M在拍所以甚少用到TTL。。
不過,這邊有篇以前的討論文,有興趣去看看吧。。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299050

digitalhouse wrote:
永諾600我也有一...(恕刪)


所以D大,您使用永諾600跟原廠600的ETTL兩者

使用一樣的90度跳燈方式,望遠端所打出來的閃光量,會是原廠的比較準確且穩定嗎???

ijk0001 wrote:
TTL 全名是 Through...(恕刪)


感謝IJK大幫忙找資訊,小弟有空來研究一番。
dfcsdfcs wrote:
另外再請問大大,這樣的閃燈原理,運用在廣角及望遠端的情況時,是不是就表示跳燈只能使用在廣角端,而在望遠時,用跳燈光線就會明顯不足。
※小弟在摸索測試的情況,是廣角端與望遠端都是90度跳燈朝天花板打。

在ETTL的環境下,跳燈使用在廣角端,而望遠端則需要對被攝物直打??!!(像您照片中的光線,看起來像是直打)
這樣的方式原理,不知是否正確!!還請指教!!
1.
看天花板的狀況,
廣角端光擴散,雖然強度較弱,但容易照顧到所有角落,
望遠端光集中,雖然強度較強,但容易因反射角度不對反而照不到主體。
SO!
天花板的狀況(高度、方向、顏色..etc)對跳燈影響非常大,
使用上必須審慎因應。
2.
閃燈頭 90度跳燈 朝天花板打,
通常用於補陰影,
這是婚攝(尤其是 C 家)的慣用方式,
考驗相機的高 ISO 能力。
3.
當主體遠到閃燈跳燈不夠力時,
只好直打了,
能拍到比較重要吧!
不然只好用離機閃囉!
4.
該相片我用直打是因為補光主體實在太遠,
戶外又沒有可以反光的物體,
ISO 已經開到可忍受的極限 ISO800,
光圈又不能太大(F8)
現場範圍那麼大也無法使用離機閃,
換句話說:不得已啊!
ijk0001 wrote:
一定要使用 M 手動曝光模式...(恕刪)
當練功練到某種水準以上
就會發現:原來 M 手動曝光模式 比較能「隨心所欲
roachc wrote:
1.
看天花板的狀況,
廣角端光擴散,雖然強度較弱,但容易照顧到所有角落,
望遠端光集中,雖然強度較強,但容易因反射角度不對反而照不到主體。
SO!
天花板的狀況(高度、方向、顏色..etc)對跳燈影響非常大,
使用上必須審慎因應。
2.
閃燈頭 90度跳燈 朝天花板打,
通常用於補陰影,
這是婚攝(尤其是 C 家)的慣用方式,
考驗相機的高 ISO 能力。
3.
當主體遠到閃燈跳燈不夠力時,
只好直打了,
能拍到比較重要吧!
不然只好用離機閃囉!
4.
該相片我用直打是因為補光主體實在太遠,
戶外又沒有可以反光的物體,
ISO 已經開到可忍受的極限 ISO800,
光圈又不能太大(F8)
現場範圍那麼大也無法使用離機閃,
換句話說:不得已啊!


所以roachc大所說...
1.ETTL在望遠端時用跳燈,就很容易有像我目前遇到的情形(感覺沒補到主體的光)嗎??
那在應該如何去改善??
廣角端調整閃燈角度,望遠端再調整一次閃燈角度??? 還是用M模式調整出力才是比較適用的方法??

2.跳燈是屬於C家的方式嘛?? N家的使用者比較少用跳燈??

3.直打是個方法,但是對於婚宴場合都是比較近距離的,感覺直打會把人閃瞎

※隨心所欲的M模式是不是只要注意出力跟補償就好??

問題很多請包含...

各家的閃燈都有個家的設計模式,比如S家的閃燈只要不在原始位置的話好像TTL就會關閉,因此跳燈是沒有TTL的功能。不過用了某牌的離閃因為他破解了閃燈可以跳燈時還能TTL說,但是跳燈時都怕功率不夠了還需要TTL嗎。

跳燈是室內或是有天花板時常用的燈法,沒有說哪家可以用哪家不能用之說。

跳燈時,攸關天花板的高度問題,一般我的習慣是以1/2功率開始打起,不行就1:1功率,另外補充一下我的58閃GN值是58,可這是在1:1功率 ZOOM 105mm時,才是GN58喔。 在24mm時才29GN(APS-C是31GN)喔。 因此我習慣跳燈時是ZOOM 105mm,因為ZOOM越短時GN值是一直掉喔 。。。

如果功率全開跳燈都還不夠力,那怎麼辦,就只好開ISO阿。。。

真的是跳燈,看腿的影子就知道。。

真的各家都能跳,沒有獨獨只有誰能跳而已。 135mm也是照跳不誤阿。。
ISO-100 f/1.8 1/25sec

關於
3.直打是個方法,但是對於婚宴場合都是比較近距離的,感覺直打會把人閃瞎
如果是近距離的話,這時候碗公之類的東西就滿好用的了,遠距來的話就不怎麼合適了。。。




ijk0001 wrote:
各家的閃燈都有個家...(恕刪)


閃燈真的好多學問,看來廣泛的使用者都會用M模式調整的樣子。
想請問大大幾個問題。
閃燈上的zoom、功率、補償,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Zoom= 影響光線的集中與擴散的使用
功率Gn值=影響閃燈打光的力道
補償=微調光線亮度

不知道以上是否正確。

Ps..大大拍的真好看~
dfcsdfcs wrote:
閃燈真的好多學問,...(恕刪)


zoom 就是你拍的沒那麼廣可是你閃燈打那麼廣,不就浪費電了嗎。 當然也有拍廣角可是故意Zoom長焦段,故意營造探照燈的感覺。。

閃燈上一般是只有功率值沒有GM值,需要看對照表比較容易知道此功率此Zoom對應的是多少GN。。。

補償,據我所知一般是自動下亮度不喜歡時調整加減多少EV吧,因為我沒拍TTL所以這功能我也沒啥用到。。。

TTL確實是偉大發明,讓搶拍爭拍的當下可以無需去慢慢調整就可以有起碼可看的圖像,比如記者等的,你還在那調閃燈喔,回去沒相片可交老總可要罵人了。。。


ijk0001 wrote:
zoom 就是你拍...(恕刪)


感謝IJK大教導,已經大概懂閃燈的原理,感激不盡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