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怎麼會有"鏡頭解像力追不上畫素"這種謬論?

不是謬論,而是事實~

dxomark早有測試

http://www.dxomark.com/en/Lenses/Ratings/Optical-Metric-Scores
zaha0901 wrote:
不是謬論,而是事實~...(恕刪)


看不出來相關性在哪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看不出來相關性在哪...(恕刪)


http://www.dxomark.com/en/Reviews/Looking-for-new-photo-gear-DxOMark-s-Perceptual-Megapixel-can-help-you
MTF的圖不是可以解釋一切了嗎?

正常來講會有4條線

每條都代表其意義(各意義請自己去查,會丟出這議題自己應該要做些功課)

如果鏡頭是完美的4條線都會是在1的位置

如果都沒在1的位置

那這棟鏡頭的極限最終就是會被高畫素(假設無限制)追上
Zeiss 的文章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有點難懂,
其實 google 一下 MTF 這個字就有很多比較容易了解的說明了。
zaha0901 wrote:
http://www...(恕刪)


隨便點了幾顆中階鏡頭都是搭配高像素機身的數據較高,所以你想表達什麼?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dodo111888 wrote:
畫數愈高不是只是愈能...(恕刪)

每顆鏡頭的光學設計~材質都不同
你確定還原之後的影像
都是優良的
那一顆cctv的監視器鏡頭
可以還原多少解像力
這類鏡頭的邊緣畫質有多少解像力

當然用cctv這種比喻比較偏激
但是
卻可以凸顯出
鏡頭設計的好壞差異
Craig wrote:
Zeiss 的文章對...(恕刪)


不需要懂什麼高深的學問,文章的第24頁有簡單的三點結論

1.Doubling the number of pixels
improves the transfer function even if
the sensor resolution is better than
the resolution of the lens.

機身的像素加倍會讓系統整體的解像力提升,即便是機身的解像力比鏡頭好

2. The curve for the poor lens on the 24
MP sensor is almost as good as the
curve of the good lens with the 12 MP
sensor.

2. 爛鏡頭搭配24MP的數據幾乎跟好鏡頭搭配12MP的數據一樣好

3. We expect differences between 12
and 24 MP to be visible but we also
see that they should not be
overestimated (see Comparison 4).
The differences are not as large as
the numbers 12 and 24 may suggest.

3. 但差異沒有24MP跟12MP帳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大(當然不是直接提昇一倍的意思)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dodo111888 wrote:
畫數愈高不是只是愈能還原鏡頭成像嗎?
那大家說的"追不上"是指......?

我不是專家,簡單講講我的了解


鏡頭的解析力有其極限,這個用專業工具可以測出
如大陸某款新手機標榜鏡頭解像力高達2700線


那麼搭配使用的感光元件畫數也應該相符最好
過低或過高都是不太適合的,是能用,但可能某一方會受限制
鏡頭的解像力本來就有其極限,
當感光元件的畫素越來越高,
1:1來看時,鏡頭光學物理上的一些像是球面相差、色差的bias等等這些解像力極限就會被檢視得更清楚,
當然有的鏡頭解像力差,搭配高畫素感光元件會更凸顯它的缺點。
有的鏡頭解像力好,搭配高畫素感光元件更是相得益彰,只不過如果畫素繼續這樣一直加上去,鏡頭的極限總是會出現!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