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淺景深的疑問......

fake802 wrote:
你自己寫5跟7不覺得衝突嗎?

您舉的例子似乎跟我談的完全不同!

您提到我說的 5. 跟 7. 衝突?
您不妨再仔細看一下,
--------------------------------
*5.最大模糊圓 = 底片對角線長 / 常數
6.上述 5. 的先決條件:不管底片大小,通通放大成 10吋相片來比較
7.在6.的情況下,小底片放大倍數比較高,放大後的最大模糊圓其實相同
--------------------------------
第 5. 點應該沒問題吧?
這是最大模糊圓的定義,
不是我創造的。
您所說的(適當觀測環境)也包含在這個定義裡面,
我並沒有忽略它,
相反的,我提的 第 6.點 正是在解釋它。

現在假如有兩張底片,
一張是 135FF,一張是 APS,
則 APS 對角線長 = 135FF 對角線長的 2/3,
所以 APS 最大模糊圓 = 135FF 最大模糊圓的 2/3,
這沒問題吧?......這兩者也都不是我訂的

根據 6.(適當觀測環境) 的要求,
把 135FF 底片 跟 APS 底片 都放大成 10吋相同大小的相片來檢視,
PS:
以前定義是 8"X10",
DSLR 大多是 2:3,
可以改成 6.6"X10"。

135FF 底片如果放大倍數是 N(我懶得算實際數字了,它也不重要),
APS 底片則需放大 3/2N 倍才行,
這個放大過程中的 3/2,
跟底片狀態的 2/3,
兩者恰好抵銷,
得出我的 7. 論點:放大後的最大模糊圓其實相同
--------------------------------

我會提這些論點,
是因為許多初學者搞不清楚 第 5. 點,
為何 N 家全幅機用 DX 模式後,
最大模糊圓會跟著片幅變小?
不是完全相同的拍攝條件嗎?

另一個初學者搞不懂的問題,
就是:
用 FF 格式拍完後,裁切成 APS(或者其它)格式,
最大模糊圓數值要不要依公式來修正?

我的上述論點是給這兩種初學者看的,
您會不會覺得您的閱讀理解能力需再加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