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g wrote:
「全」
只是某個數值當基礎的說法
跟「大小」無關
A隊「全員」到齊
跟
B隊「全員」到齊
人數不一定一樣
這樣懂了吧!
在語言的溝通上
如果不是特別嚴肅的場合,或學術的場合
常會省略一些東西
現在大家說的「全幅」
就是你指的35mm 135這規格的24*36mm
也沒太大的疑義
因大家也了解不是在討論「66」這類中大片幅
這也是很正常的
一直在扯「全幅」又不會比「中片幅」大
為什麼稱「全幅」?
是沒弄清這語意邏輯上的關係所致
這問題在論壇上也討論、爭論多時
也算得到一些共職了
今天又來扯
只能「哎」
算了
我想說的是『全』這個字對你,或許沒差,或許你也沒意識到這件事情:
『全』的相對字就是『缺』或是『殘』
相對於全幅的概念,其他的較小的片幅,等同『殘片幅』或是『缺片幅』。
但是問題在,無論是哪一種片幅,都有其獨立性。
不論是43片幅,或是1/1.7"片幅,還是aps-c片幅,都不該被指稱為『殘片幅』。
更何況,所謂的全片幅根本就不全,如果相對於120片幅,6cm*6cm,135片幅比較小,是否135片幅也就該被稱為『殘片幅』呢?
最後,語言和名稱的運用,常常會產生一些誤解和形塑偏執的意識,所以孔子說:必也,正名乎。
135片幅就該被稱為135片幅,
而感光元件的尺寸標準,是以前電視攝影機的算法,最早電視攝影機的感光元件叫感光管,吋數是以管子外徑計算(16mm)共有幾吋。
這個部分,我個人的意見也是,當然要正名或是改變。
diffusionless wrote:
1"這些都是4:3格...(恕刪)
兩者價差4倍多,您覺得廠商是拿25.4mm去算價位,還是拿16mm去算價位?
這就要看廠商要怎麼賺消費者的錢了~
強調大尺寸的1吋,賣的比部份感光元件比它大3倍的APSC還貴..為何?
跟用1吋這名稱誤導消費者是否有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