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心得】為什麼不後製?略談影像真實


morphychen wrote:
我想這些影像他的核心並不是在造假(欺騙人說我拍到會飛的東西或者什麼),而是在表達攝影師的想像。
...(恕刪)


+1 我的看法也是如此的。
認同+1

也因此~個人甚至不去思考這個問題~多花點心思把心中的畫面實現出來~還比較重要一些~

morphychen wrote:
這篇文章是前一週的預...(恕刪)


若要論及「真實」
那可是很哲學的事

一、可能扯不完
二、可能扯偏了

真實既無定論
那後製與否、是否得當,就看個人

比賽呢?
看規則!

若有「可任意後製」的比賽組別
那也是好事!
其時後不後製跟本不是問題吧

重點是

後製過的圖你願不願意說

若是後製過你也說是直出

那這才要討論這個問題不是嗎
其實總歸一句話

你想讓別人看見什麼

舉個例子
在下
最近相當沉迷hdr的後製
因為在hdr的運算下
我看見平常攝影很難達到的層次與色彩
加上平時都會到01的器材區貼圖添磚瓦
如果
我把hdr後的圖片
放上某些器材的貼圖區
絕對會產生很怪的結果
所以
你自己必須很清楚知道
你想傳達什麼意象給看圖的人
例如~器材區貼過度後製的圖片
那絕對看不出器材原始影像的樣貌
也失去器材區貼圖的原始主張

當然
不得不把現在幾場公辦的攝影比賽亂象
拿出來檢討一下
某些攝影協會~假借與公家機關合辦比賽之名
協會內上下交相賊
或是攝影師個人素行不良
無視比賽規範
讓某些原本不存在畫面中的影像
利用現代科技拙劣的表現在作品中
甚至變成得獎作品
成為比賽的一個汙點

能理解
好的作品其實不是一蹴可及
當事者好還要更好的立意非罪
但是這種欺騙~欺瞞的行為
與當初的比賽規則相悖
實在難渡悠悠眾口
更成為他人口中之笑柄
得不償失也~~~

後製與非後製的界線模糊且曖昧
而照片影像本身並無標準的存在
都是要看最終呈現的結果而定
但是
過度堅持後製或不後製的結果
我想都是對於攝影人的一種損失
互相提攜且相輔相成
才能把綜效發揮到最大


老實說, 我真的覺得後製還好
我們眼睛看到的和相機拍的往往不太一樣
後製調到差不多有什麼不行
如果反對後製, 那調相機參數或搖黑卡等"前製"就可以嗎
當然大幅度的後製, 如把別的地方的雲和牛等移到照片裡又是另一回事了
morphychen wrote:
為什麼要後製?
為什麼不呢?


小弟覺得,
1. 問題本身就在相機寬容度跟人眼不同
2. 後製也有分, 輕重,
3. 不後製, 曝光真的有正確嗎?

小弟本身也會加工一下, 但是小弟的原則, 盡量還原現場+別人看不出小弟加工過
假如相機拍出來的後製, 跟用手機APP一樣, 小弟也不會拿相機來拍
eric2690 wrote:
其時後不後製跟本不是問題吧
重點是
後製過的圖你願不願意說
若是後製過你也說是直出
那這才要討論這個問題不是嗎...(恕刪)


我也是這麼覺得....

與其說討論後不後製,其實說直接點明白點,說露骨一點
無非只是想討論一個問題
"後製有比較強嗎","沒後製才是真攝影"....

從一開始就只是在辯論怎樣"比較強"而已
其實,這就已經是個無解題了 !!

器材比較強??
攝影眼、攝影腦比較強??
不然,開心就好? 自己喜歡就好?

看過這麼多論戰的帖子,還沒一個能講出個所以然的...
至於把後製當秘密武器,一眼就看的出是後製調的,卻怎樣都打著"JPG直出"...
這個,人在做天在看,我們也就不便多說什麼了....
拍照時,同相機不同的鏡頭、焦長,所呈現的畫面皆不一樣,何謂真實呈現?某些人如此執著後不後製,要不要先界定什麼樣的器材才是真實呈現?
eric2690 wrote:
其時後不後製跟本不是問題吧
重點是
後製過的圖你願不願意說

若是後製過你也說是直出
那這才要討論這個問題不是嗎



攝影大師郎靜山的「集錦攝影」作品就是百分之百的影像合成作品,
卻無損於郎靜山的藝術地位,
1934年入選英國攝影沙龍的作品《春樹奇峰》,
就是一件「集錦攝影」作品。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