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要推薦哪台....不過這種靜物近拍應該不用什麼高級相機就對了...動態跟細節這種商品反而不用表現太好...你跟設計部門要個3D圖檔,丟到 maxwell 模擬物理光源跑一跑,連拍都不用拍...(此行請幫我加入刪除線)你這是第四軸用夾冶具?
飛在天上的大X wrote:你大概是沒看懂樓上沒...(恕刪) 不好意思 小弟第一次在這發文,如有不對的地方望各位前輩諒解happyspirit wrote:不知道要推薦哪台.....(恕刪) 大大您好,感謝你的指導 謝謝
網拍上看到的照片都是經過後製的.樓主可先用一般傻瓜加上簡單燈光佈置運用photoshop(如果會用),就能弄出來很漂亮的照片如果你現在買單眼,沒摸個一年半載,拍出來跟你的手機照差別不會太大的單眼相機是很多人都有,但商攝不是那麼簡單建議還是先從修圖軟體下手比較快,買本書來看,遇到問題再上網google一下公司若有預算,C家N家的入門單眼就給他買下去吧,會小爆
highca wrote:不好意思 小弟第一...(恕刪) 其實你可以參考一下妳們自己業界的產品平面輸出的要求到哪~假設最多有到設備展場的大型海報,其實你的產品也不需要太特別的細節,也沒人貼著你海報去看妳海報的品質,而是整體的佈置氣派性,也許材質影響還比較大。再來就是你家產品的型錄,產品型錄一般是需要後製的,後製就是讓你的產品看起來更精緻來符合型錄的質感,而不是更多雜七雜八的背景與怪怪的背景與色調或是沒有幫助的細細節(但是你可以留有一些加工紋路),主要還是排版與印刷質感。且你的產品拍攝時是靜態的~不需要什麼高iso,你的產品也不需要高動態去表現。你輸出也沒到那麼高級,所以相機買A、S 、iso 、ev可手動調整且可換鏡頭的就可以了(視角與變形),olympus 或 panasonic M43的感光元件相機(還有其他品牌與不同感光元件大小的相機也可以選擇),都差不多有你遇算左右的機型。 (當然買好一點自己也可以過過癮)至於要拍的好看,你要知道環境光源與背景都會造成後製上的困難度,好比你頂樓的高光部分,早就破壞了產品正常的表現方式。所以有了相機後,如何避免這樣的光線位置與強度也是要去注意的。而金屬加工產品,一般會有許許多多的反光平面,這些平面之中,大多會有幾個面會反射出光源的高光部分,這也是金屬材質的特性,所以調整光源或拍攝角度來更符合自己想要的結果是要去做的。
我工作亦經常面對類似問題, 最基本道理是「入射角 = 反射角」,盡可能不要讓光線, 非常直接地進入鏡頭... 盡可能用側光.而你所影的物件體積這樣大, 就需要更大面積的光源,才能影得顏色均勻, 例如用很大的柔光箱, 必要時還要用黑卡紙,微調光線的均衡度.
我覺得你現在的問題,不在相機。建議你先上網找類似的產品照片,看那一些是你認為拍得好的,觀摩一下。再試著把你的產品,在兩三盞燈下,移動燈的位置與角度,看能否獲得類似的效果。產品拍得好或不好,端看攝影師認為的「好」是什麼,「不好」又是什麼。你的產品很單純,只要能夠讓客戶看出的「面」、「高低落差」、「金屬質感」,其他不要想太多。讓客戶看得清楚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