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2013 wrote:第一次拍星軌:用了1...(恕刪) 拍銀河的話,光圈盡量開最大,秒數以不拉出星軌為主,iso 就是你可以接受雜訊程度 盡量開高了拍星軌的話,會接圖的話(網路上找一下有非常簡單的接圖小軟體..Startrails 就簡單易用)用縮時方式,回來接圖,比一次曝光,成功機率高上許多!!重點要準焦!!對焦無限遠,每個鏡頭不一樣,了解一下 鏡頭對焦方式。
大大你的第二三張圖~感覺沒對到焦還有你的機身是哪一台? 感覺iso拉到那麼高 雜訊很大我記得拍銀河 秒數別拉太久~星星會有拖痕 大概40秒上下用廣角鏡頭~大概在 B模式光圈3.5 時間40秒iSo.1600就有不錯的效果了
sally2013 wrote:真的耶!現在才發現要...(恕刪) 先找較亮的幾顆星來手動對焦,對焦完畢看你是要拍銀河還是拍星軌方法其實不同,拍星軌...1.將ISO及光圈用最大來先構圖,如要有同心圓效果記得要對北極星2.構圖完,設定部分...快門最好不要太久約1~3分左右多拍幾張來疊圖會比用單張長曝的好如都是30分鐘曝光:1分x30>3分x10>30分x13.因為曝光時間較長,所以ISO可以降至最低,光圈也可以縮至最好的表現4.試拍一張看看,如果單張的曝光表現滿意的話就可以開始連拍了,如不滿意再調整一下光圈和快門5.特別要注意拍攝期間腳架的穩定度和單張間隔時間,以28mm而言,間隔超過2秒極有可能斷軌拍銀河...光圈有多大用多大,ISO盡量逼近堪用的界線,快門一般在28mm端我會抓在15秒內,太長有可能會拖軌,不看大圖有些網友會抓在30秒內,其實30秒放大看已經拖尾的蠻明顯的了一般如果效果不太理想我都是動快門再來是ISO去微調,不過這樣的設定其實已經接近相機加這顆鏡頭拍銀河的極限了,如果還是太暗,那就只能選擇是要雜訊多的銀河或是拖尾的銀河了
348 wrote:nikon d700...(恕刪) 謝謝大大!下次一定試試看!keikottn wrote:拍銀河的話,光圈盡量...(恕刪) 沒有用過這種軟體,剛google,是這個嗎?http://www.startrails.de/html/software.html大大你通常每隔幾秒拍一張?我剛剛才發現我對焦方法錯了,原來不是轉到盡頭…change84 wrote:大大你的第二三張圖~...(恕刪) 是的,沒有對好焦。下次會知道了。我用的是canon 60D,那張我用ISO6400。可能太高了~~
補充一下...你的第一張光圈應該是用最大了吧,ISO也有點高,但先不管光圈與ISO,在台灣應該很難找到可以單張曝光207分還不過曝的地方,畢竟光害太嚴重了,第二張不曉得你是想拍銀河還是星軌,但總是明顯的脫焦及拖尾,可以看看在相片的左邊因為是接近南方,所以拖尾較不明顯,但相片右方因接近西方所以拖尾的情形很嚴重,所以如果你是拍銀河要縮快門才會比較好,如果要拍星軌一般會對北方較好看,星星也不會那麼多,星軌不會太雜另外星軌構圖的部份,地景一般搭較固定的物體,如山或這是建築物等等...千萬別用樹枝樹葉,因為一點點風就會像你相片那樣樹景糊成一團第三張可以看到雖然只用40幾秒曝光但用小圖看也已經拖尾了,所以建議不開大圖也應盡量壓在30秒以內,不過你的ISO已經到6400了,除非是FF,不然雜訊應該很明顯了,用到ISO6400+F3.5銀河還是拍的不明顯那應該是地點的問題了,不曉得你拍攝地是?
我自己是拿500D 可以了解那種ISO上不去的痛苦.....我之前有簡略寫過一篇你可以看一下星軌的部份用疊的就不用多說了 (要一次曝成功不太可能)銀河的部份其實拍攝數值不外乎就那些彼此稍微連動要設怎麼樣要靠你多拍,才能發現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畢竟大家能接受的程度都不同)我通常都會把光圈開到最大,iso視當時情況設1600/3200 (雖然不太願意上去3200...)然後主要以近景不爆掉為原則(怕爆也可以搖黑卡)秒數一般在30~4X秒這時畫面其實蠻黑的,又會有小星軌(可以看這裡其實也蠻糊的)通常還是會靠回來後製再拉亮不過以我來說我分享圖片都會縮到邊長800看起來也還算OK, 洗照片的話這個程度也看不太出來所以我就覺得可以接受當然有些人圖片喜歡100%放大,那可能就要很刁鑽了後製也是看你個人有沒有辦法接受:-)試試看然後多拍看看吧~就會知道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在哪裡~(嗚嗚沒辦法相機ISO上不去只好降低自己的標準.....(所以我要準備換相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