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我的攝影路...有感而發

lin8810 wrote:
什麼能力跟器材的關係, 這種論調聽了就搖頭...(恕刪)


糟糕,請問...恩...

我讀完了您的回文,可是...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雖然您說回歸樓主主題,可是...

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我們好像說得不是同一件事,是嗎?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自認我已經非常小心的處理"能力與器材"間的關係.

我絕對不是說器材越好能力越強,我想表達的是,越完整的器材能提升我們拍照的彈性.(當然 函養的部份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恩...我也講一下我的小小淺見...
我的攝影年資是5年吧...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這個Leica IIIf。
現在我有數位30d、300d、70-200 4l、死馬10-20、50/1.8、18-55 kit。傳統leica IIIf、Leica M6、35/2asph、35/3.5、50/1.4、135/4。
沒錯,我是第一台相機就是來卡的纏交仔
我以前也稟持著,只要我拍的爽,管別人講什麼...
但是有一次在一個攝影師朋友那聽他說「你用來卡拍成這樣喔~」這時才開始專心練習...沒入數位領域時,完到自己進黑白暗房(zone system是沒玩啦,那個太高難度了)。而且那時我只用35。所以出去完的時候會被器材限制住,沒有辦法拍一些其他的東西。
好了,現在買了數位,鏡頭也有了這麼多,我個可以拍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我很開心。
但是有一次去朋友那聊天,聊到上次去旅行,自己待了兩機4鏡出去,另一位朋友很不解的跟我說「你是去玩又不是去工作,你帶這麼多台去幹嘛...完也玩得不開心,要是我只會帶m6+35就很好了」(自己的心得寫在這裡)我聽了實在不知道要回什麼,因為他的論點沒有錯...
講個一大堆廢話,大家大概是有聽沒有懂...我想說的是,有器材不是罪,最重要的是有了器材,你會不會使用他、何時要使用什麼器材、每個器材的極限在哪裡...
不過...小弟不懂攝影啦...小弟的鬼話大家聽了笑笑就算了....千萬不要鞭我阿...
我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才栽進來,
最早是用底片的傻瓜相機,
我拍的爽客人也看得爽。
幾年前客戶的要求才買了第一台DC
第一次拍照就發覺我為什麼不早一點買,
當然也因為這台DC拐了不少客人。
去年...需求更多了,
開始覺得需要數位單眼了,
爬了半年的文,
最後才買了一台D80,
剛開始什麼都不會,(因為不愛看說明書)
慢慢地摸索,
畢竟這是一種興趣也是一種需求,
前幾天找到了以前用底片拍的相片,
後來又對照了DC拍的照片檔,
跟現在所拍的圖檔,
我發覺自己進步了好多。(以前到底在拍啥?)

攝影跟我從事的行業一樣,
可說是一門藝術,
也因此會有許許多多的門派來闡訴其理念,
這些東西沒有絕對的,
更談不上誰對誰錯。

2005年初入01只因為買了一顆蘋果,
但接下的卻是讓我在少花冤枉錢之下,
摸到了夢想20年之久的單眼相機,
如果沒有那些開箱文勸拜文,(很感謝大家)
今天可能就無法順利入手。(以我的個性)
快沒戰鬥力了....要趕快回去火星充電! 地球是非常危險滴~
想必大大 玩了11年 心得不少
我玩了約莫7-8個月
當初也是買書 以及上網觀看
來增加自己的知識
從光圈快門 下去了解
一開始玩400D+KT鏡
陪伴出國一次 以及玩過無數次地方
後來終於有預算購入17-40...才了解L鏡發色
原來不是CANON 內部顏色設定 而是鏡頭也佔很大部分
廣角鏡 未來也是購入考量之一 只是目前經費上欠佳
只是我有我的需求吧 常出去戶外踏青 所以未來肉入鏡頭應該是12-24那隻
再來是外閃 腳架
從不同的器材 找到新的樂趣 因為DSLR好玩的地方 就是可以利用一些器材 就可以找尋到很多
不同的樂趣 要說照片拍的多好
其實也不然 就像是我想給自己一個記憶
因為只要是自己拍照的 往後觀賞照片
彷彿我還計的那天的天氣那天的心情 以及按下快門的感動
這就夠了 然後再慢慢磨鍊 照片的寬度與深度
我不是一個淪為器材的玩家 而是給予自己一個休閒 興趣 以及日後環念 當下感動
的心境...希望您也可以繼續下去
以後希望還可以互相討論 DSLR經驗喔
qqwen wrote:
有了寬度之後...作...(恕刪)



老話一句

深度??

誰說了算??

誰敢說自己的作品有深度??

誰又有資格去評論別人的作品沒深度??

我不懂

為何老是要把器材跟技術,腦袋這類論點強制連結??

我真的不懂.....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spaceguy wrote:
從不同的器材 找到新的樂趣 因為DSLR好玩的地方 就是可以利用一些器材 就可以找尋到很多
不同的樂趣 要說照片拍的多好
其實也不然 就像是我想給自己一個記憶
因為只要是自己拍照的 往後觀賞照片
彷彿我還計的那天的天氣那天的心情 以及按下快門的感動
這就夠了 然後再慢慢磨鍊 照片的寬度與深度


我非常同意您的想法,或許是我表達的不是很好.或許造成一些前輩的誤會.

我的想法也是跟你一樣,先把想拍的東西先拍到(很多時候沒有相對應的器材,空有想法也英雄無用武之地),內涵方面再慢慢磨.
tns.kevin wrote:
想問問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朋友,從什麼都不懂開始、自己一個人、只能上網爬爬文,一路堅持到現在的嗎?

我不知道這樣說對還是不對:器材應該要盡量買(不是指一直換更好的閃燈或機身,是指希望能盡量體驗不同設備帶給你的新視野),但不一定要買最好的。


我也是什麼都不懂
自己一個人學上網.看書.學來的...
前年底我還不知什麼是光圈什麼是快門..
當然現在還有很多不懂的
因為沒人教實在有限
所以我只好器材先決啦
再慢慢學...呵

像你說的黑卡.日出日落那些我還沒拍過哩....
IG:imkimifa
crazyhatch wrote:
老話一句深度??誰說...(恕刪)


我認為器材與技術,相輔相成. 兩邊應該並重,兩邊一樣重要.

我們不應該迷失在器材的追逐上,但也必須知道當我們只有"一機+kit"時(請不要再戳內涵的洞了)
,多一個外閃能給你什麼...多一個廣角鏡又能給你什麼...
器材是應映需求所生(有聽過顯微攝影吧)?
作品乃自發性創作,定位完全在於自我。
買器材>沒錯。
讓作品感動他人>沒錯。
但知識及智慧的提昇,是要有所付出的。
所以多看、多想才能幫助自己。
我也是近來01爬文認識器材及知識,讓我獲得更多。
-------------------------------------------------
15年前認識萊卡,現在還是喜歡萊卡,但是從沒用過萊卡。
tns.kevin wrote:
我認為器材與技術,相...(恕刪)


我也是還在摸索DSLR的人
剛入手CPL
爬文快爬到我昏倒
尚未搖過黑卡
誰能教我


現在平均照1~200張也不知道有沒有10張可以拿出見人
我家女王一直不了解為什麼那麼大台怪物(與她的小DC比)
照出來的比不上DC,背景全部模糊掉了,
(拜托,那是大光圈的效果啦)
除了外門比較快,可以抓到小犬的英姿
要不然早就叫我拿去丫拍了

個人感覺
只要有興趣
多照一些照片
自然會發現成果之不足處
進而向攝照功力與器材升級處邁進
有些人可以用KIT克難照出好照片
有些人升級或增加器材來照出好照片
修道之途不只一條
大家有心修練就好
祝大家愉快

PS. 回文離題的人,樓主可以不必做回應,
有的人可能不是壞意,可是回文口氣真差,
樓主的這一篇文是討論器材帶給學習者的便利性,
有些朋友看不懂吧,樓主可選擇合乎文章的回文來回覆,
我是還想看下去大家經驗分享。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