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廟會 小弟之前有拍了一些住在漁村 廟會幾乎每個禮拜都有社區公廟或是私佛仔 大大小小的很熱鬧 但近年來的廟會出現很多聲光效果不外乎 改裝車 鋼管女 超炫LED裝飾 電音很不習慣就是了,但是習俗是人定的或許在過個幾年後就變成傳統了以前很少看到女的 現在幾乎滿多的這阿伯涼傘踏的很棒 但是就是拍不出當時那感覺鑽轎下其實拍這張的時候很怕被揍,都是少年仔,而我又擋在他們中間很久沒看到乩童在操了
miro_002kimo wrote:重點在拍的人想傳達什麼?...(恕刪) 可是很多時候,因為種種原因,看的人看不懂拍的人想傳達什麼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八十幾歲的宋江陣老師傅施展「丈二」絕活:門道:這根「丈二」也是宋江陣的兵器之一,木材質地非常~非常~的強韌,沒有足夠的內功跟武藝,無法讓「丈二」彎曲成這麼大的弧度目前的宋江陣成員已經沒幾個敢表演「丈二」囉
神明有沒有看到現在這些現代化的"儀式"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確定一點大部分的"人"都看到了我想說的是所謂廟會跟祭祀科儀應該可以分成二個層面來看所謂廟會大部分有著所謂台語的"鬧熱"成分白話一些就是豐富澎派式的嘉年華這些不外乎就是所謂~聖誕~進香~廟慶....之類的活動當然場子弄熱~弄豐富~主家或廟方就有面子再來就是所謂祭祀科儀舉個簡單例子東港燒王船在地王爺轎班的親戚告訴我燒王船外地人最好不要進來因為典禮很繁瑣嚴肅而且據說氣場很重八字輕的人會比較不好所以整個東港王船的科儀見不到過度鬧熱的場面倒是分靈出去的外圍活動還是可見我想說的是廟會的活動因為"人"的需求(不是神明的需求)而變得更現代化但是這樣的現代化卻也模糊了科儀本身的涵意但是不可否認這也創造出另一種有別過去那種沉穩~嚴肅~神祕的科儀轉化出另一種與民同樂的熱鬧氣氛加上廟會活動代辦團體的競爭之下團體間互相比拼的結果無所不用其極的推陳出新也是最近廟會嘉年華化的原因之一所以廟會嘉年華化的原因還是出在人的身上廟會好看~就有人潮有人潮~知名度就高知名度高~就能轉化成香火很興香火很興~香油錢就會多香油錢多能做的服務就多我倒是覺得這倒也無可厚非目前雖然商業化了有點歪~但還沒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