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多數的女孩子都只跟流行走,很少會對本身的特色,特質與內在做適當的
詮釋與搭配,像我現在工作的地方,算是一個小型商場,每間店只有三坪大,
結果來這裡租店的,大多是販賣服飾的年青女子(少數一兩個是母親),
平常和她們聊天,都會順便問一下對方的審美觀念,對色彩的敏感度,
以及挑選衣服的準則為何,大多數得到的答案是,大盤進那些貨,
那些貨好賣,就從中挑些樣式批來賣(延伸思考:現在流行什麼,大多數女孩子就
跟風一堆,目的只為了在同儕中互炫,而非個人風格的構成)。
這些女子之中,除了兩個女孩子較有自己的風格(從店招,櫃台,
擺設,燈光,以及應變的方式及與客人的對答,表情等來判斷,此外,
這兩個女子其中一個家境較好,但一樣出來學習擺攤,不過從其店面的裝潢,
衣服的價格及樣式,感覺就是自小生活無缺的環境下,發展出來的華麗走向)
大多數都是平凡家庭,因此也較沒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刺激因子,進而發展出
全套的生活模式。
回歸正題,雖然我幾乎拍不到年青女子(雖然已婚育有一子,但未婚前也一樣是
呆子一枚),但從拍小孩的互動中,我最喜歡的是不造作的自然風格(隨見隨拍,
不加思索),所以逆光,側光,迎風,跳躍,飛舞這些動作,只要喜歡,都
可以試著拍(比如對方要求十張,就每拍一張樣板照,順便找機會偷拍一張
個人風格照,一場拍下來,至少有機會多拍一些個人風格嚐試,至於對方
喜不喜歡,倒還其次,保險一點,可以叫對方拿小DC拍些風景或符號性的
隨拍照,提供您拍對方時的風格參考)個人意見,大家交流
都市夜更深,不為不幸人停留,只為資本服務;看不清,又何必眷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