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攝影道德 “To be, or not to be”自我反思

做一件事情,除了動作還要內心有意圖,
因此探求拍攝動作的對錯之前,
要審查的應該是攝影的意圖,
按快門是中性的動作,
為什麼要拍這張照片的動機,
才是應該如何去評價它的基準,

當我們從世俗觀點來看死亡現場的照片,
我們會稱讚攝影師嗎?會佩服照片的構圖嗎?
不會,
通常,我們懾服於現實的震撼而失去言語的能力,
等到稍事清醒之後才察覺照片的背後必然有個觀察者在現場,
於是,Kevin Carter不容於世,
即便因此我們開始關注蘇丹,思考關於戰爭的事情,

人們理解普立茲新聞獎意在為真實世界尋求證據的存在,
資訊流通的時代,對於戰地的屍骸照片恐怕民眾已經逐漸麻木,
但對於照片後的照片,人們還很陌生,
因此看著一群新聞記者扭腰擺臀紀錄真實的姿態感到厭惡,
開始審查他們的行為的道德,

我認為戰地記者跟衝大景有很大的不同,
他們是一般人,在戰地裡執行自己的工作,紀錄真實,
他不是傻瓜,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也知道後果會是什麼,
每一張震撼人心的照片最後都會引來泛道德論者的批評,
評論者坐在電腦前就可以發動無情的攻擊,
而他要在槍林彈雨下按快門,
要揣測拍攝者當下的動機非常困難,
但要預測到照片獲獎(成名)的後果非常容易,
他何必冒著被批評的後果去隨時會沒命的地方拍照,
只為了成名?
支撐在這個行為下的是另一個價值觀,
而其實稍微看一下歷年普立茲新聞攝影獎的得獎照片,
保留歷史時刻的真實證據,
跟身為一個人當下應該做些甚麼並無扞格之處,
並不需要下太多其他註解。

小葉叔叔 wrote:
從友站photobl...(恕刪)

好沉重,尤其是父親背負著女兒遺體的那一張,一陣鼻酸~

反省中~

syshiu wrote:
好沉重,尤其是父親背...(恕刪)

這張著實讓我鼻酸
眼淚在眼眶打轉
當天回家就抱著女兒睡覺

得獎畫面固然震撼人心
但是相機的背後
更是一幕讓人觸目驚心的畫面

父親背負起乖巧女兒的遺體
他一定會想問
女孩身邊的那些生活用品
是必須用生命來交換嗎

女孩小小的身軀
在父親肩上
一定很重~很重
PS四九零零 wrote:
最近有個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 的展覽~ 裡面就有那一張

拍攝者已經因為受不了輿論的壓力自殺了


如果你指的是Kevin Carter,那你已經LAG他自殺的真相很久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B1%E6%96%87%C2%B7%E5%8D%A1%E7%89%B9
ds1441 wrote:
做一件事情,除了動作...(恕刪)


雖然普立茲帶給人許多省事的照片
但玩街攝都會知道,往往越動亂,越衝突的環境,越有機會拍出震撼的照片
我還是很懷疑,拍攝時的第一個動機
第一個動念是"這是一個好畫面", 還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很多記者難道都是為了悲天憫人而去戰場?
還是那裏是一個可以一戰成名的機會?

如果是前者,那得不得獎,在他的大目標下也無所謂
但是事實上卻是不是這樣,一但得獎,就會有許多演講,工作如雪片般飛來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hiroyuki2243 wrote:
根本不是這樣......(恕刪)


不然可以請問是怎樣嗎?

普立茲攝影獎裡最受爭議的就是 Kevin Carter 一張蘇丹幼童因為饑荒,在前往救濟中心時終於體力不支而在路邊倒下,旁邊還有禿鷹在一旁等待的照片。這張照片引起大眾一致的責備當時攝影師無情地拍下照片,而任由小孩死去。Kevin 的說法是,因為當時爆發傳染病的緣故,當時在蘇丹進行饑荒採訪工作的新聞工作人員被限制與當時的居民有所互動,雖然覺得自責,也只能趕走禿鷹,而將飢餓的小孩的命運,交與上天。然而,這些帶回驚心動魄的影像的攝影師們,卻都因為目睹這樣的慘景,而再也不能置身客觀的角度,這些影像就像他們不朽的作品,成為永恆的夢靨追逐著他們。而 Carter,以三十三歲壯年之齡自殺,在遺書中寫著

"...我被殺戮和遍野屍首的生動回憶糾纏著,以及怒氣和飢餓兒童的痛苦..."

南非記者凱文.卡特(Kevin Carter)到蘇丹拍攝大饑荒,一名小女孩正努力爬向供糧中心,他準備拍照時,卻飛來一隻禿鷹,降落在小女孩背後,伺機而動。

魯賓說:「有人懷疑那是安排的場景,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讓禿鷹收起巨大羽翼、乖乖蹲在那裡?」

「蘇丹境內的記者都被告知,不要碰觸饑荒受害者,可能會被傳染疾病。」卡特最後顯然被內疚壓垮,一年後他自殺身亡,死時卅三歲。


這是我看展的記憶 ~

剛剛我也上網查了...

沒錯啊 ~~ 不知大大的 根本不是這樣~

是指怎樣?

可以解說一下嗎?



這是新聞記者他做了他應該做的事


這不是像車禍一般的單一事件, 要幫忙也無從幫起

基本上 連記者本身都有環境衛生 個人安全上的困難
所以不需苛求


他們把畫面傳達出來了, 外面的人也得到訊息了!
這是他們的責任


這不是藝術創作, 不要弄錯方向!!

PS四九零零 wrote:
不然可以請問是怎樣嗎...(恕刪)


恩...
我問了去看過的朋友
他說語音導覽的資訊是如此

真可悲
名為普立茲的攝影展
而《飢餓的蘇丹》又那麼有名
竟然還給這種錯誤的資訊


華山真是鬼屋

戰地記者的職責是什麼?

在當下,你可以選擇所謂的"攝影道德"去隱藏事實,
也可以捨棄所謂的"攝影道德"去公布真相,
前提是,真的要有所謂的"攝影道德"。

戰地記者都可以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戰地報導真相,
又怎麼會在意那種站在道德高地下的言論。

"我主要關心的是誠實,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要誠實。"-William Eugene Smith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誰有資格評判對與錯

再不了解當時狀況,人常常只會看到眼前的事實,而沒看到後面的真像
傑夫的攝影專頁 http://www.touch-of-the-light.com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