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機身直出的色彩極限??


小小音樂 wrote:
好像都有一個相同點
就是灰灰的 感覺色彩都不是很明亮
和DC分別好像不大(連機皇之類的 都給我這樣的感覺)
為甚麼 會這樣


你一定不是O家的用戶!
我們是乎太過時神話所謂的直出這種事
簡單舉個例子
你看得見日光燈的色溫嗎
你能很清楚所謂高光細節的保留基準嗎
如果
你能同意眼睛跟相機是有差距
那就不好用眼睛的標準來套用到相機

還有您看到的相機拍出來灰灰
就是跟我印刷設計業的觀念有些雷同
我們老一輩的印刷師父
會提點我們白色的部份不可以全部都是死白
因為這會讓高光的部份失去某些細節
反差會稍微高一些
整個畫面看起來不夠溫潤
但是隨著觀念不斷更替
現在的畫面大家都吃很重鹹
色彩鮮豔度都拉很高
紅~綠~藍~都拉到極限
白黑的反差也都拉到
超極黑~超極白
整張看請來~相當鮮豔~反差也大了些
或許這是跟我們看圖的載體不同
所以呈現方式不同
我個人卻希望~客戶或是廠商給我的照片不要太亮麗
因為我會希望
留給設計師一些後製的空間
不要一次就把圖做死
這跟相機的圖片的意思是一樣的
我的機身是用中性的風格檔~銳利度加7
我不用鮮豔或是其他模式
就是要保留相片最大的細節
來換取後製的空間
雖然拍出來會覺得灰灰的
但是
我要的照片
我一定都會再"看情況"拉拉曲線
加一點色彩
因為我不確定我面對的客戶喜歡或是鮮豔
如果一次就做死圖片
到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
其實後製不後製只是個人選擇,與忠實記錄現場是無關的。

因為如果以此邏輯,世界是彩色,黑白照就不忠於現實,甚至歷代的經典黑白新聞記錄照都並非忠實地記錄。

因此以「忠實記錄現場」這理由去支持不後製是站不住腳。

樓主你這樣說,很容易解讀為"堅持不後製or堅持JPG直出"一派的人
我是覺得在這數位時代,沒必要這樣堅持
以前沖印時也有一些技法來調色,一樣的道理只是改成軟體而已啊
還有就是看照片的媒介,就是螢幕啦,這很關鍵卻很多人忽略呢!
螢幕也有所謂動態範圍、飽和、對比等等呀
爛螢幕和好螢幕看同一張照片可以天差地遠的
像我常常修好的圖,去別人螢幕看就發現細節都不見了,色溫也不太對
所以用錯誤的媒介,根本就調不好的
還有就是樓上提到的
其實灰灰的的感覺保留了更多細節,有利於後製
低對比飽和要調成高對比飽和>簡單
反過來的話就會喪失不少細節了
這也是拍RAW檔相當大的優勢,不會有這種問題
JPG可調控範圍實在太小了

aeiouqqb wrote:
因此以「忠實記錄現場」這理由去支持不後製是站不住腳。


P.S.抱歉,借引文另外提一個觀點,不是專門支持哪一個派,只是一個經驗談。

老實說,後製出普羅大眾愛好的口味,其實不是那麼地難。
但是能忠實紀錄現場,個人認為那才是真正的利害。
我以前也是後製派的,久了之後,
我都忘記其實現場的光線到底是怎麼回事。
陰天的照片,後製到明亮,
艷陽高照的正午,卻有著色彩柔和的色調,
覺得拍照拍到最後,想法都本末倒置了,
變成只要構圖捉到,色彩回家怎麼調都行

後來有一陣子就故意不開RAW,強迫自己練功,
才慢慢有了「捉住現場的感覺」,
但是偶爾有一些圖還是會手癢想改飽和,
這就是腦海中迎合大眾派跟忠實紀錄派兩個小人打架的時間了,哈哈
小小音樂 wrote:
小弟一直很好奇一件事...(恕刪)

你可以試試看
把照片拿去色彩輸出中心印出照片
請他們不要做任何其他調色
你在拿照片回家跟你的螢幕比比看
你會發線洗出來的照片好漂亮顏色好鮮艷對比也很剛好

問題就出在
你的相機用12bit或是14bit在紀錄照片
但是你的電腦螢幕只有8bit的顯示色彩能力

機器紀錄能力跟
中間這一段落差太大
灰灰的
只不過是螢幕顯示不出來的顏色

若你有機會能夠將照片放到擁有12bit面板的螢幕上
你就知道顏色有多漂亮了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不用說相機、螢幕等數位器材對顏色的演繹如何了...

就連人眼+大腦對顏色的感受力都不一樣...

忠實還原現場顏色咧? XD

有人為黑白相片抱屈,但還有紅外線攝影、天文的X-RAY攝影...算不算「忠實紀錄」呢?

人眼也看不到星軌、光影塗雅創作、綿綿的流水瀑布...這些都是非現實的,你為什麼拍?

攝影是兼具創作與記錄,偏執於一方,只是顯露出自己思想的狹隘。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 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慢观天外 云卷云舒

小小音樂 wrote:
小弟一直很好奇一件事
就是單機身直出照片
不修圖的極限 到底在哪


這才是"正港"直出照

平安、健康最重要
大家要直出JPG不修圖,目的就是要看看這台相機可以做到怎樣的效果,所以才會有器材討論區的討論跟詢問(不是要反對後製,只是希望看到相機原本的色彩看符不符合自己喜愛)
要還原現場要去做後製的人就請不要再強調是哪台相機拍的了,因為那是屬於你們在電腦端的創作,是原本相機答不到的境界,要直出的人是要看相機原本的性能跟特色,並不是要看你們的創作與技術,所以要後製請不要再貼上相機的名稱(而且後製比較符合影像處理與後製那一區),因為這樣不管哪台相機都可以得到幾乎相同的色彩了不是嗎幹嗎還要強調哪台相機?
小小音樂 wrote:
小弟一直很好...(恕刪)


我試過直出,我發現跟電腦直出有差,而且jpg後製範圍真的很差。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