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提供一些方法分享:
1.技法:
a.拍攝時上腳架+快門速度拉高--->用以避免風吹或潮汐擾動水面而影響了倒影鏡面的清晰。
b.上方正景與下方(倒影)的曝光反差控制:搖黑卡或增強機身動態範圍。
2.硬體:
a.偏光鏡--->既可以把雜光偏掉, 也可以只讓水面的反光進入鏡頭。
b.漸層鏡--->平衡畫面上方及下方(倒影), 使二者的反差能拉近而不過曝或偏亮。
3.RAW修圖軟體後製:
a.使用漸層工具增加倒影鏡面的對比,銳度及彩度。
b.使用筆刷或漸層工具調整倒影和正景的亮度反差。
c.理論上來說, 倒影比正景略暗感覺會比較自然。
4.偏光鏡+Photoshop:
a.先把偏光鏡針對山光(正景)調整最佳曝光&偏光角度拍一張。
b.再把偏光鏡針對水色(倒影)調整最佳曝光偏光角度拍一張。
c.把a,b二張照片疊在一起,用筆刷保留這二張各自最佳偏光的部份。
5.構圖:
a.除非真的饒富趣味,否則應儘量避免畫面中正景與倒影對半劃分。
不然實在很難呈現攝影者想要表現的重點在那兒。
b.既然是要拍倒影,建議構圖上給倒影較多的空間.
甚至正景中的景物被切掉也沒關係。因為正景沒有的景物倒映在水面, 也別有一番趣味。
c.如果以正影為主,倒影的範圍點到為止即可,因為倒影再怎麼樣也不會呈現的比正景逼真清晰。
方法1是基本功,
方法2是事前花錢解決,
方法3是事後花時間解決,
方法4是事前事後都花錢花時間處理。
認知1: 事前解決比事後解決來得省時又省力。
認知2: 後製再怎麼強, 也比不起上偏光鏡自然。
認知3: 即使方法1~4都不足, 但有了好的構圖,畫面上來說仍然有可看性的~ ^^
以上是小小心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