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Ohio爸爸的相片書 運動篇 高中女子籃球


Cudacke Dees wrote:
所以偶說你的光線還 ok,
因為偶幾乎沒有在用超過 1/250s 得快門在拍的,
除了有幾場球的球館比較亮以外,
其它都是最少要用光圈大於 f2.8 快門低於 1/250s 才能勉強用曝暗一點把 iso 最多壓低至 1250.
這些全部都是最多 1/250s 得快門拍的.

http://www.dplab.org/deespress/2009-03-02-lynbrook-high-school-basketball


上去看過CD大的相片了, 尤其中間有一張7張的PS大作在很久很久以看過.

原來是CD大大的作品. 大家可以去欣賞那些PS的大作, 真不簡單.

我那時還想來玩一玩, 可是一直到現在還賴著沒動!

也許下一次直接用RAW的重覆曝光的功能來玩玩看比較簡單些.

可是所有其他移動的人也會有相同效果, 如此就不好看了.

看過CD大的一系列相片後感覺 1/250秒可以拍出手腳模糊的動態感.

可是如果要全部凍結住的感覺也許要再快一些.

也許我比較龜毛吧...

不過每個人的觀點和要求都不相同, 這樣才會多元化些.


現在好戲才開始, 比完的學妹們在二旁列隊歡迎一軍的學姐入場.
我本來也以為比賽結束, 正懷疑太早結束而要準備走人的…
真丟人, 沒有參加過高中籃賽.
#1


平常和美式足球一起表演的Marching Band, 現在也抽出1/5的人來助陣.
穿紅衣的那位就是我家老大,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來拍籃賽, 也拍他們的樂隊 (義務隨隊攝影).
#2


這些人也大多是高年級同學才有資格加入.
不知為什麼我家老大才二年級也加進去了. 唉, 我看他好像半年都沒念什麼書了.
#3


你們一定要知道, 這些樂器在室內球場造成的震憾, 只有你在現場才能體會.
那是用皮膚來聽音樂, 懂了嗎!
連我都覺得對客隊不公平了.
#4


只有在一開始她們熱身時才趕快拍一些好拍的 "咬得動的”! 並想一下要如何拍才會進步.
#5


關於拍攝位置, 我悟出一個道理和大家分享.
你一定要站在自己隊要投的籃這一邊, 如此一來不管是進攻或是防守, 她們都會面對著你.
也許對你們來說很簡單, 可是花了我一會兒才悟出來.
所以你要不時地在上, 下半場時也要跟著換邊.
#6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知你們有沒有想過.
是要拍直的還是橫的? 光是這個投籃的動作就難倒我了!
#7


人一跳, 手一舉, 整體是直的, 看起來是直的比較好.
是嗎?
可是真正比賽時, 有敵人又有隊友在一旁, 要不要包括他們才有比賽的感覺?
此時好像又是橫的比較好吔.....
等我拍了一陣子發現進攻時拍直的, 防守時拍橫的比較好.
知道為什麼嗎? 有問才有答哦.
總之對於攝影, 如果大大們都一直思考求進步, 那你就一定會進步.
#8


我是蹲下來拍的, 她們看起來很高. 其實一軍也和她們的二軍差不多高.
都在170cm 上下, 沒有超過180cm 的.
真的, 我還在担心她們怎麼上籃呢.
#9


唱國歌是這兒任何活動都一定要做的, 連美式足球的超級盃都不例外.
認同之後才會愛國.
台灣現在還有在唱嗎? ......
#10


主場介紹球員, 每個人都倍受推崇.
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動作和林書豪一樣.
這是我們這學校唯一的黑球員.
不久前才有人開版問到如何拍黑人, 尤其是黑人穿白衣, 真的很難很難拍.
請想一想吧, 有想有進步喔.
#11


這是他們的學生啦啦隊, 每次的穿著都會有一個主題.
這次的主題是熱帶的狂熱. 很好玩吧!
我喜歡那個在前面穿貝殼胸罩的男生, 很性感哦...
我們這邊只是全黑, 沒什麼特別的 就不用介紹了.
#12


一開始, 我們的黑美人就抄到球.
她打得很猛哦, 很適合守籃下.
#13


可惜她不是射手, 一定要找人傳出去.
不然就可以一氣呵成上籃得分.
#14


才沒過一分鐘, 她們的球又被我們的妹妹給抄走了.
#15


我們的防守還不錯嘛!
#16


這是上面二張身體強烈碰撞後抄到球的連拍.
只可惜技術還沒到位, 碰撞的當下沒有拍到.
#17


其實這也是五連拍, 只是前後二張有些模糊掉, 就不放上來了.
#18


當下除了按快門之外, 只想到要告誡我家的小男生們, 以後找老婆時, 對這些球員要三思.
不要日後被打掉牙找我哭....
#19


待續...


ching43202 wrote:
可是如果要全部凍結住的感覺也許要再快一些.

也許我比較龜毛吧...

不過每個人的觀點和要求都不相同, 這樣才會多元化些.


快門可以用更快不過份犧牲畫質當然也是可以用快的,
但是要抓到 Action 1/250s 就算足夠了.











ching43202 wrote:
請問SBL和UBA的...(恕刪)


SBL是超級籃球聯賽 目前台灣籃球比賽的最高殿堂
UBA則是大專籃球聯賽
(因為不確定英文的全名 所以就直接都打中文了)

個人是還蠻喜歡去拍攝SBL的比賽
不過因為比賽地點都不是在住家附近
所以拍攝的場次並沒有很多

拍了幾場下來之後
發現最好的拍攝點
就是在長方形球場的四個頂點位置
所以在這邊也往往可以許多攝影記者在拍攝

這張照片就是在頂點附近拍的



不過礙於場地的限制
除了那次幸運可以在頂點附近拍攝之外
其他的場次都只能在座位上拍攝


而拍攝籃球比賽
個人最喜歡拍身體對抗 上籃 灌籃的照片










反正看到有精彩的畫面
就開啟連拍
趴趴趴的拍攝了



zerox0208 wrote:
發現最好的拍攝點
就是在長方形球場的四個頂點位置
所以在這邊也往往可以許多攝影記者在拍攝


是的, 有很多時間我也在這四個頂點拍照, 只是我又往中間一些擠進去.

其實應該是二個頂點拍比較好 - 就是自己球隊上籃的一邊.

你總不會想長他人之風吧? 不過如果沒有主客隊的問題, 那就都很好了.

可是想一想又不對了.

有些相片, 主角都是背影.

有人愛從這邊上籃, 有人愛從那邊上籃,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這二個角都換來換去, 才有機會拍到每個人的正面.

不過跑來跑去此事對大部份的場合是天方衣譚,

我看大家還是多找時間去拍HBL, 沒人管, 先把技術練好, 拍幾張滿意的作品.

沒有辦法, 被學生要求很多, 他們都要很好的個人照, 只好想破腦袋取景構圖.

不過這也是進步的原動力.

PS, 看到Z大的後面幾張, 口水都流下來了.
D700是夜拍之神, 而且EXIF是ISO 640, F2.8, 1/640秒,
光線太好了, 太幸福了.


ching43202 wrote:
是的, 有很多時間我...(恕刪)


嗯!如果允許的話
真的在自己方兩端點輪流跑
是最好的拍攝點

突然想起自己帶隊去比賽的時候
因為身兼教練和攝影師
所以幾乎只能在自己端的中場附近拍照
某次因為想拍攝角度較佳的照片
而跑到了端點拍照
結束就被裁判請回教練區附近
畢竟當時還有教練的身份
所以無法趴趴走

至於最近拍攝的SBL照片
因為不久前添購了新的器材
所以才能將ISO降的那麼低

不像早期(第一張照片)
當時雖然也是使用D700
不過手邊的鏡頭在望遠端只能開到F5.6
再加上場地不夠亮的情況下
ISO往往都得拉到2500~3200
(甚至4000以上都有)
而且快門頂多達到1/250或1/320就很了不起

但換上望遠端還能在F2.8的鏡頭後
不但ISO不用拉到800以上
而且快門到1/500也都沒問題
因此真的拍得還蠻開心的

最近有在思考
如果使用M43系列的相機
搭配O家75MM F1.8這顆鏡頭去拍攝比賽的話
不知道效果會是如何?

不過前提是我得先去租75MM F1.8這顆鏡頭才能去拍

對了!若您對SBL的比賽照片有興趣的話
歡迎到我的部落格觀賞 ^_^

2013 SBL IN 高雄巨蛋

zerox0208 wrote:
突然想起自己帶隊去比賽的時候
因為身兼教練和攝影師
所以幾乎只能在自己端的中場附近拍照...

...最近有在思考
如果使用M43系列的相機
搭配O家75MM F1.8這顆鏡頭去拍攝比賽的話
不知道效果會是如何?

不過前提是我得先去租75MM F1.8這顆鏡頭才能去拍


Z大是教練, Z大是教練吔!

如果有人想要個好位子拍照, 趕快請Z大吃個飯吧.



不過說真的, 我本是O家人, 本來也一直在考慮EM5 + 75mm.

EM5真是從外星來O家的產品.

可是有幾點讓我一直下不了手,

75mm 再上去的焦段 目前m4/3 還沒有.

只有從4/3借將, 可是對焦速度訧是問題了.

再來就是EM5本身對焦點的大小問題, 好像沒有4/3可以小到2-5%.

如此時常會對到主角以外的地方.

還有就是連拍,

已經90分, 很好很好了, 可是拍運動, 如果有95分那就更好了.

還有其他的...

話又說回來, 馬上要來的PRO 的m4/3 相機, 好像會克服這些問題.

再等一下吧 - E7.

ching43202 wrote:
Z大是教練, Z大是...(恕刪)


我只是個小小的國小籃球教練而已啦
(帶興趣的啦!)

提到EM5
真的是M43的機皇
個人覺得如果打算在M43上投資的話
這一台真的必敗

不過M43對我而言只是方便的隨身機
我是使用GF1

曾經想過要不要再添購12-35 F2.8或35-100 F2.8
但一想到M43的片幅實在不大
再加上這兩顆鏡頭的價位也不低
最後就還是放棄了

而對75MM F1.8有興趣則是因為
它的等效焦段是150MM
拿來拍攝球賽剛好
而且它還有F1.8的大光圈
雖然M43的片幅不大
但在DSLR上還沒有這樣的鏡頭(等效焦段150MM 光圈還能有1.8)
很想知道如果用它來拍攝的話
效果不知道會如何

不過連拍的速度部分
我就沒有考慮到了

如果將來真的有機會用GF1+75MM F1.8來拍球賽的話
再來分享照片囉 ^_^

拍完這張現在事後看起來有些後悔, 應該要把所有的字都拍下來以便留念!
可是一切都是很快就過去了, 不會有時間給你考慮的.
這表示技術不夠好, 還要再加強.
請注意看EXIF, 現在都把EV都降了一些來換取速度.
#1


如果要看身體接觸的畫面, 這算是嗎? 千佛手吔!
#2


說真的, 我們亞洲人參加高中的體育不多.
居然我們的先發球員會有一個亞洲妹妹. 當然要多拍一些!
#3


看到CD大的相片, 有些嚇一跳, 很多亞洲人. 不知會不會有第二個林書豪?
不過那是籃球, 等到了美式足球, 冰上曲棍球, …大概就比較少亞洲人了.
#4


她傳球還很準的, 好像還沒有看她失球哦.
也許是她都會傳安全球吧.
高中女生其實是在比誰的失誤多, 因此教練都會教他們打安全球.
#5


這種身體的碰撞很精彩嗎? 太靠近了使得動作太快就真正要考驗對焦能力.
這也是連拍好多張只有一,二張可以看.
如果是D800或是5D3 大概就都不會糊了.
#6


這二位一看就知道是別隊請來的, 因為他們每次都站在我的相反一邊.
內行的哦! 你們可以看出來他們是用什麼相機嗎?
C, N 二家也可以和睦相處了.
反正一個廣角, 一個長焦就把球場給全包了.
#7


女生打球最好玩的地方就是隨時隨地不忘要化裝打扮一下.
要拿最美的一面來見人, 連罰球也是.
請注意看這三張, 前後的妹妹們都要趕快整容一下.
#8


好吧, 有一些時間就來一張特寫吧.
#9


罰球的時候是我可以調降ISO來換一些畫質回來.
#10


直的或橫的罰球照都會拍一拍.
此時她們的動作不大. 有時會想到把ISO 降到800/400.
可是有時忘了調回來就會接下來全部糊掉.
#11


又是連拍, 身體接觸不少吧.
她們不是很厲害, 因此常常會發生不小心的碰撞, 而不是職業的碰撞.
#12


有時候還來不及看到碰撞就直接聽到摔地聲.
好大聲吔, 每次我都以為會抬出場, 結果每次都沒事.
女生吔, 都沒有人哭.
#13


每個人拍的目的不同, 我是在這兒被希望可以拍到每一個人, 而且要特寫.
因此希望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罰球, 就可以有時間拍得比較好.
直的, 橫的都拍給他們自己選.
#14


我個人是在拍罰球時 比較喜歡拍直的. 這樣比較符合構圖的要求.
#15


我又錯過了搶球大戰, 現在馬上來的就是快攻.
這個黑美人可以傳很遠也很準哦.
#16


這又是一個連拍,
真的很建議大家多去拍一些比賽, 會快速地逼你的拍攝技術提升.
因為在短時間內你要很快地把所有的設定都想好設好, 而且拍照時也要考慮很多很好.
#17


她也是控球後衛之一, 時常有機會自己快攻上籃.
#18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 為了要拍成大家都可以拿回家的特寫照,
我都儘量拍得主角是正面而且塞滿鏡頭, 可以直接印出來.
這比一般的拍法會難上許多許多許多.
因為用塞滿鏡頭的方法去追球員會很難很難很難.
不相信的人可以去試一試.
#19


不知為什麼我很喜歡這一張, 也許是構圖吧.
很多圖都是在0.5秒之內就要做決定而且要完成拍照, 不然就機會失去了.
拍運動真的是太難了.
#20


待續…




zerox0208 wrote:
如果將來真的有機會用GF1+75MM F1.8來拍球賽的話
再來分享照片囉 ^_^


如果是用GF1+75mm, 在對焦構圖的一些流程上,也許和你原先的D700的拍法會有些不同.

下次不但要分享相片, 還要分享拍照的流程哦!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