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DC 快門的結構: 快門只有一層,還是有兩層?

很感謝各位的回答~~~~~~~~~~~~~~~~~~~~

paozi wrote:
DC 都是有實體快門的喔.(恕刪)

這話有待商確.
手機,DC的照像功能,基本上是同一回事.

umax wrote:
DC都電子快門快門聲...(恕刪)


其實大部芬都有機械快門

只是聲音非常小

DSLR的聲響主要是反光鏡拍打的聲音

一般人誤以為是快門聲

DC快門聲關閉

在安靜狀態下,還是會有喀擦聲響的
paozi wrote:
手機才是都用電子快門...(恕刪)


手機也有實體機械快門的...

像以前的NOKIA N系列N73、N95、N82等等,都是機械快門混合電子快門輔助,N86甚至還有可變光圈

近期的N8、NOKIA 808 也是機械混合電子快門。

下圖:N95

Jeff~ wrote:
手機也有實體機械快門...(恕刪)


感謝網兄指導
小弟對於手機鏡頭的領域的認知真是太粗淺了!
再次感謝~
LensHuey wrote:
大多DC的快門聲是可...(恕刪)


傳統攝影所指的機械快門跟電子快門

應該是控制快門廉的方式

電子快門需要使用電力 但較準確

機械快門則是無需電力,使用一些齒輪以及彈簧構成的機構來達成控制

跟數位所講的機械.電子快門可能有所出入

我認為數位相機只需分成有無快門廉

無快門廉(電子快門)就是靠著感光元件的放電來達成中斷影像接收







這樣聽起來,似乎不用快門簾的電子快門似乎比較好囉?

taiwan168888 wrote:
這樣聽起來,似乎不用...(恕刪)


基本上,這需要看感光元件的大小,如果只有一片,像閘刀一樣,張開再關閉,可以想見的是感光元件的上下區接受光的時間一定不一樣,如果感光元件小還好,大的話就不易用軟體調整。所以單眼包括微單大多是用快門簾的方式,目的是讓感光元件各點受光時間一致。
以前的傻瓜相機跟單眼用一樣的底片,但傻瓜相機的快門卻通常是兩片式像剪刀一樣,張開關合,這時的邊角受光一定沒有中間受光時間長,所以我們看底片的成相有些會有較暗的暗角,不過,在沖洗相片的時候通常都能調回至一般人看不太出來的差異,由此可知,底片實在是很好用的啊^^

不過數位也越來越強了,小小一片不到指甲大小的感光元件可以做到1600萬畫素,又因為小,所以受光差異也小,這還真不得不說時代進步,什麼都會改變呢~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taiwan168888 wrote:
這樣聽起來,似乎不用...(恕刪)


樓上用“都”來概括之有失嚴謹

我曾對靜音效果有特別的要求(紀錄音樂會,因為現場有錄音,對快門聲相當敏感)
去了解所為安靜的RF相機(萊卡等)
還有所謂的靜音快門(DSLR,但還是很吵)
還有鏡間快門相機(很小聲了,但是音樂會的環境還是太明顯)

最後最後,發現最小聲的還是DC類的
EVIL類的好比M4/3,有實體快門的還是不行
但新款的Panasonic M4/3有電子快門,就是真正的無聲

我也去SONY STYLE玩過很多DC、無反光鏡、固定反光鏡相機等等
DC還是比較小聲,且把相機梯在耳邊聽聲音
有的還是會有細微的聲響(可能有實體快門)
有的則完全靜音(電子快門)


Nikon的1系列相機計有個特點
它同時有實體快門與電子快門
差異性Nikon有特別說明(網站在哪我忘了)

拍移動的列車時,電子快門會把原本垂直的車頭拍成略斜的模樣
這是因為電子快門並無實體快門,它是類似傳統CRT電視機的掃描原理
從上而下快速的掃描影相,所以會有些微的時間差

更明顯的差異是拍電扇
三葉的電扇,用電子快門拍會讓原本賓士形狀的葉片稍微歪曲

所以Nikon V1保留了機械快門來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又強調電子快門的好處還是多多
所以定位不同的V1就只有電子快門

感謝樓上夢大的回答,這也讓我了解電子快門的強大,如果電子快門能瞬間掃描全圖,把影像紀錄下來,我相信相機廠商以後可能幾乎都出電子快門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