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所謂的"空氣感"、"立體感"、"通透感"......

通透感是本世紀最大的謊言
藝術與美食都有共同的認知與感受
藝術鑑賞都還能提出黃金比例科學依據
美食一嘗就一翻兩瞪眼
但照片通透感就是沒有
每個人所形容的通透感不同且相互相反
C家說通透感是反差較大,N家人說反差較小
真是國王新衣

JamesChen650408 wrote:
誰在傳道啊?表達個人...(恕刪)

小孩子閱讀能力差,無法理解文字背後的意義,別生氣了,有人看的懂得!
在網路論壇理面,如果單純放張照片通常都是無感比較多
不過如果標上了高檔器材拍攝,那什麼感都來了
horse456 wrote:
論壇中,這類名詞還真...(恕刪)

以前我也看不太明白
後來我發現淺井深有個作用

以前我去吃牛排點了海陸拼盤發現盤子內有牛排+蝦排
眼睛看來看去都不知道該先吃什麼好?
後來我發現點餐時只點單純的牛排套餐
上來眼睛就只有一塊牛排
明顯易見

當整體畫面中主體只有一個清晰可分辨的時候
畫面不但比較乾淨也比較能夠抓的住眼光

當然在沒有辦法要求背景都很乾淨沒重點的時候
大光圈的淺井深自然是一個利器

而我所認知的空氣感、立體感、通透感
這三種東西
空氣感
感覺上好像感覺的到照片中存在的空氣~
例如你看到照片就感受的到照片中的溫暖陽光或是照片中的寒風刺骨

立體感
則是用運光影跟深淺還有景深內跟景深外的過度區域連結起來的照片在某些條件下才有
正所謂無光不成影,在西洋繪畫歷史中著重於影子的表現,利用影子來強調物體的立體感
攝影也是如此

通透感
則是跟立體感不同的東西,通透感強調的是整體場景
看起來就像在眼前一樣一眼就可以從最前面清楚的看到最後面
一清二楚而且場景明確有辨識力

以上是小弟我個人的想法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小环子大大..一語驚醒夢中人~~一位前凸後翹"立體感"...穿著薄紗"通透感"....座檯時還會不時放個屁"空氣感".....哈哈!
請參考一下是不是有放屁的感覺?(傷眼勿怪).謝謝!




一直覺得這些詞太主觀,把攝影的一切搞得標準答案化...自己拍得自在比較重要,不去在意這些的人,難道就拍不好?
上面的大大說的極是,所為淺景深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凸顯"主題",主題備凸顯出後照片才不會雜亂無章,難怪有人說照相是減法的藝術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一切都是世間人自尋煩惱
阿彌陀佛
他的邏輯並沒有不正確阿
舉金庸武功也是說該武功在小說裡面代表的意思
小說本來就是唬爛的沒錯
但作者也寫出了那些東西是怎麼一回事
就跟"通透感" "空氣感"
其實就是說明這些缺乏明確定義的名詞大概是怎麼回事一樣
就只是一種概念而已

不了解對方想表達的,也不需要這麼刻薄的指責對方吧?
maocw wrote:
他的邏輯並沒有不正確...(恕刪)


話不投機,半句多

如果又吵到這話題上
那又沒完沒了!

以「感覺」去「形容、類比」實體的東西
也是常見的事
只是這樣的形容、類比,是很不精確的
也是常造成誤解

只是人類情感上的知覺,的確很難具體化
只好以其它的來類比了
這也是常見的事
我個人不是絕對排斥這樣的事
端看是在那類的討論上

「小號吹出有金屬光澤的音色」是什麼呢?
「大提琴拉出溫暖的聲音」是什麼呢?
有道理嗎?
絕對有!
能用度量衡尺度來標出來嗎?
不能!

照片,不能給人「孤寂感」嗎?
可以。絕對可以。
攝影,絕對不是只有解析力、對比、色彩、雜訊這些可見的東東。

能不能從這些可度量的東西
「感受到」其所營造出來的「無形的感覺」(比如通透感、孤寂感等)
是被天份、敏感度、後天修養等所影響的

對這些感覺,有人是無感的,有人是排斥的

但這樣的形容,都無損這樣的「感覺」!
情感,本來就不是以尺度來量的。
那多無趣!

生活,不是只有可度量的事!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