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憲情 wrote:
要拍得好看的話
換個地點會比較好吧….

小弟也認為除非本身已經到達舉目所見無處不美的境界,並且又能把這種感動有技巧地行諸於影像,
否則要有好看的照片,先從能讓連現在這個程度的自己都感覺到具有美感的地方下手。
例如:哇夕陽好美喔、高山好美喔、雲海好美喔之類,自然界的風光總是最直觀的一種美。
或者人文建築中本身就設計得兼顧希望能吸引人的美感:
例如版上很多人在拍的101、東帝士或出國遊玩各個著名景點。
這是很簡單的一個觀點:作為生活紀錄照必定不能完全等同於讓人覺得漂亮的照片。
否則人何必偷個閒暇時光大老遠跑到遠離自己日常生活內容的時地裡去舒展自己的心靈呢?
雖然另一篇才在感嘆怎麼大家都喜歡拍一樣的東西,
不過您先從題材上模仿,先拍得能越來越接近讓您有感覺得那些模仿對象,也是種進步吧。
小弟自己拍小女時,蠻喜歡先觀察小女在做甚麼,試著和她邊玩邊拍用低一點的角度,這兩張是在機場候機時和小女玩躲貓貓拍到的,小弟喜歡這兩張還勝於許多旅程中的風景照,因為很開心自己能捕捉到小女真實的表情~


家族旅行喜歡的照片
這幾天看到隔壁樓器材控的那一篇,
那樓主也拍得很美,
之前使用的550D
片幅的關係,一些畫面的凝結感(或者說立體感)
真的是比不上全片幅
對焦的速度又很普通
得盡量半按快門之後在按下
稍微趕一點的拍法,成功率偏低....
由於1d3跟5d2幾乎都是同時間入手
機身性能兩台都處於摸索階段
如果單就硬體方面來說
5d2除了片幅的優勢,高iso也比550d好,機身操作較直覺(雙轉盤),對焦速度、測光都跟550D相去不遠
1d3的片幅介於兩者中間,iso表現也優於550d,版上罵的要死的對焦失誤,我是不覺得;成功率遠高於5d2跟550d。但是....跟磚頭一樣重、一樣大的機身實在是

我只是拍拍生活照跟出國的風景(出國我也不會想帶1d3)
只能說佳能真的是太商人了,
怎不出一台機身小一點、對焦猛一點+金屬快門(相當扎實的聲音、光聽就爽)、全片幅的機種
[以上純個人想法,出這樣的機種,其他產品也別賣了]
我覺得拍的這些照片可以說忠實記錄,
但是就又少了點FU
有人提到可以從低視角拍,是有想到,可是窗外是大太陽,反差太大....
拍不出那種"專注"的感覺...
莫非...我缺一管中長焦!???

最近買這些東西...快跑路了....

拿著神兵,就像買了台超跑,就算沒辦法天天上場比賽,至少也得想辦法讓它在您的手上服服貼貼,
操控自如,想拍什麼,就能拍出什麼(機身鏡頭的能力範圍內)所以樓主接下來的動作,
就是去圖書館借一堆關於攝影的書籍,如果對繪畫也有興趣,順便借一些關於色彩運用,
美感構成之類的書籍,找出適合您的想法與知識,再來拍之前不滿意的
同樣主題,應該就會有明顯差異。
以本身為例,我在隨手塗鴉的時候,一次只有一個主題,背景大多多是最後才加上去,甚至不用
加背景;即便是風景畫,需要先打底,畫背景舖陳,也是為了突顯主題存在而已;拍照和繪畫雖不
盡相同,但拍照可運用的技巧也是五花八門,例如拍孩童,如果一群孩童在玩泥巴,我會請他們
伸出雙手,圍成一個半圓或同心圓,然後找個制高點由上往下拍,照片只看到手,但感覺就
出來了,接著依序紀錄每個人的笑顏,被泥巴沾到的大花臉,最後是大伙一起去沖水,水花四濺
的畫面,此時,一群人映著夕陽而歸,配上一張孩童一手拎著鞋,一手跟同伴說再見的照片當結
尾。
說穿了,拍照有點像拍電影前的前置作業,只不過情節由影片改成圖解式的相片導引,雖然用不到
每次拍照都要先畫分鏡圖,但基本方向大致相同,以上,提供參考。
PS:我有一台老型的Canon 400D,但大多數的時間,背包裡放的是兩台
二手FUJI FINEPIX F10,兩台二手Canon IXUS i,兩台二手Pentax A10,一台iPhone 4,
一台跳蚤巿場五十元買的Sony DSC-W7(原本無法開機,我拆開後,清掉銅綠,
用酒精洗了電路板,再用吹風機烘乾,結果竟然救回來,拍照一切正常,
只有LCD上下邊因泡水損壞,留下兩道紅邊,不過這種機率不大,
廿台不同的落水機,搞不好一台都救不回來)。
都市夜更深,不為不幸人停留,只為資本服務;看不清,又何必眷戀。
內文搜尋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