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解讀攝影大師:卡提耶-布列松

The world is going to pieces and people like Adams and Weston are photographing rocks! -Henri Cartier-Bresson, during the 1930's

weechia wrote:
雙圈那個是我在書中, 以及書中張照堂老師的推薦序中把卡提耶-布列松說的話摘出來的~
我個人覺得蠻有感覺的, 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至於你的黑白問題, 嗯, 我不是什麼大大, 但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心情,
色彩和純灰階各有它們的魅力時, 真的有點難取捨.
不如就都處理出來, 多看幾次囉~
...(恕刪)




謝謝weechia大大的分享 ^^


不知道其它大大都如何取捨接近紀錄性質的彩色呢?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happyspirit wrote:
謝謝weechia大...(恕刪)


個人經驗是
如果拍攝時認為色彩對這張影像有意義. 就維持/或加強色彩
如果拍攝時覺得這張影像用黑白會更適合. 或更凸顯主體. 就用黑白

黑白我把它當成色彩的其中一種. 與其他色彩相比. 黑白最大的特性是無聲. 中性. 不帶額外情緒
有時同一張影像
彩色和黑白會因此變成不同的內容涵義

但畢竟我不是專拍黑白的. 專門拍黑白的視點觀看同樣景物. 或許拍攝時會有不同看法


Flickr 上 文包P1060177SP


Flickr 上 文包DSC02287SP


Flickr 上 文包DSC03587SP
謝謝樓主的分享~受益良多~01因為有你無私的分享而溫馨~謝謝
感謝前輩總是如此熱心的分享,
讓小弟長了許多知識,
能評分後的第一次就用在這裡了
+5分~~

文包 wrote:
happyspirit wrote:
謝謝weechia大...(恕刪)



個人經驗是
如果拍攝時認為色彩對這張影像有意義. 就維持/或加強色彩
如果拍攝時覺得這張影像用黑白會更適合. 或更凸顯主體. 就用黑白

黑白我把它當成色彩的其中一種. 與其他色彩相比. 黑白最大的特性是無聲. 中性. 不帶額外情緒
有時同一張影像
彩色和黑白會因此變成不同的內容涵義

但畢竟我不是專拍黑白的. 專門拍黑白的視點觀看同樣景物. 或許拍攝時會有不同看法


本篇主旨是在討論布列松,請兩位不要擅自離題聊得這麼高興好嗎?

weechia wrote:
學攝影的人一定聽過「...(恕刪)

感謝您的整理及分享!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感謝版主整理。

那張欺負小孩的照片真的很有感覺,同時捕捉了世間的有情與無情。




咆哮的惡魔 wrote:
除非樓主先發制人把幾個帳號搶先黑掉先!

不用幾個啦,一個就行了。





happyspirit wrote:
我的問題來了...對於黑白產生的另一種詮釋.... 大家會捨得去掉其色彩嗎?


當年學習攝影,我們是從黑白底片開始的。 當年教導我們這群菜鳥的老教授曾說過:「當你只有黑白兩色可以選擇時,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會和彩色世界大不相同。 『光與影』的對比將會更加強烈,也更容易體會。」

所以如果你不捨得去掉色彩,那下次就不要拍彩色照片之後再去掉顏色,反而可以嘗試直接用黑白mode或黑白底片拍攝,這樣你就不會被色彩所羈絆。


要有『背水一戰』的氣勢啊!!
Molonlabe wrote:
當你只有黑白兩色可以選擇時,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會和彩色世界大不相同。


我認同這句話...

不過教授犯了點語病

其實在色彩學中(或說各大表色體系)

黑跟白屬於同一個色彩...無彩色

這種顏色只有明度要素而沒有彩度跟色相

嚴格上來說不能算"兩種"顏色
weechia wrote:
...
兩個人,一個不動,眼睛望向別處,另一個在吃飯,看著自己的碗。左邊黑色塊和右邊白色塊製造出一種緊張關係。左邊角落的黑影與右邊的門相互平衡…在構圖上反襯出那個不動且望向別處的中國人。與他的沉默靜止形成平衡的是那個坐著吃飯的人,他正好處於和諧的黃金分割點上…平行和斜向的影子從上向下、由右至左畫過,攪亂了這充溢著平和意味的場景。這一切近乎奇蹟。


街拍時真的會想那麼多嗎?

街拍時真的有時間想那麼多嗎?

還是只是因為這張作品獲選流傳

而那些隨之而來的溢美大多只是在讚美巧合?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