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打算編個攝影學習計劃


Akulamaru wrote:
接手現在這台D70五...(恕刪)

網路上的 Project365
目前跟隨的 Project365

拍照是反映自己的心情和觀點
是拍自己[內心的風景]
是個人生活的寫照
也就是
[透過外部的表相來表達內在的意義]

拍照不是在練技術
所以也沒有所謂的進步不進步

需要技術就趕快去熟悉
需要設備就酌予買來用
建議不要在這兩樣上太琢磨

4樓的ljc0707大寫得好
多看書可能比較有用
因為影像閱讀的來源以及種類受限的話
就只會重複類似的影像
很快就會遇上瓶頸
(引用摘錄網路上的文章)

以上個人想法
請參考
找一百本攝影大師作品來看?
100 x NT$1000 = NT$100000
那至少得準備十萬元.問題是10萬元也找不到100本攝影大師的攝影作品集來看的.
即使你花了10萬元找到100本攝影大師的攝影作品集來看.也不一定這投資可以幫助你的攝影
至多只是提昇你對攝影作品看法.

學習計畫: 建議是你考慮為出版一本被人人重視.會被眾人討論.
或吸引人掏錢花錢購買的攝影專題.攝影作品集努力.
為出版一本攝影集.或是一個有主題展覽演出做努力.


我喜歡你的想法
手頭上剛好也有24/2.8 35/2 50/1.4(都是D)
看完你這篇也打算每天出門只帶一顆鏡頭
拍完100張再換另一顆來試試

TaiwanPhoto wrote:
找一百本攝影大師作品來看?
100 x NT$1000 = NT$100000
那至少得準備十萬元.問題是10萬元也找不到100本攝影大師的攝影作品集來看的.


100 這個數字好像跟我有仇

上次在一篇回文說,作品放大100倍來看也被炮
這次說,找100本攝影作品來看也被炮

100只是個概略數字
重點是
你要多看看別人的作品
尤其是不同風格的作品
這樣才能打開你的眼界

就算你不買書,網路上也應該有很多免費的資源可看

人一定有盲點
藉著觀摩別人的作品
也許你就能找到靈感的出口

ps.
T大推薦的這本書真的很不錯
攝影的熱忱:成就精采攝影的10項心法

這裡不談攝影技術,只談攝影心法
光是第一項心法,熱忱
就很吸引我了

談到攝影
你有沒有那個熱忱一直拍下去
你有沒有每天都帶著相機出去 (包括上下班)
沒有了那個攝影熱忱,要想有所作為,恐怕也是很難的一件事

這裡引用書中的一段話,做為本文的結尾
要達到理想中「禪」的攝影境界並不容易,尤其在使用陌生的新道具時。
回想起來,我或許應該攜帶更簡單的工具,像是一台相機和一顆鏡頭;
但這個結論是我實際體驗後才得到的。


「禪」的攝影境界是什麼?
隨心所欲而不踰矩是也

一台相機、一顆鏡頭足矣!

前提是
你必須有一段刻苦銘心的鍛鍊
學會規矩,然後拋開規矩
才能成就此一境界



先感謝大家的回應

補充一下為什麼會想要這麼做好了。
前陣子有看到板上前輩說他熟悉焦段的方式是用同一顆定焦鏡不換,
也提到說用變焦鏡往往不容易了解不同焦段的特性。
我目前只有用變焦鏡(目前用18-70),很方便,卻好像只是試圖把眼前的東西拍進去,
前幾天拿定焦RF相機去拍照,才發現原來自己並不知道照片怎麼拍。
所以我才會想到用同樣的方法試試看,或許可以強迫自己思考、預測拍出來的照片長什麼樣子。

前陣子上課時,一位藝術大學的講師說到他們以前修攝影課,
老師出給他們的作業就是每次定個主題去拍一定的數量,比方說一百張腳啦、一百張影子啦等等,
不過他們也就是交作業前才拿著相機胡亂拍個100張交差了事。
我相信那位教授並不是要學生隨便拍個100張來就好,只是學生嘛你也知道XD,
會懂得思考也是後來的事了。
只是如果藝術科系也是這樣訓練的話,是不是可以判斷它確實有幫助?

至於說到大量的反覆練習是不是有效的學習方式,
我想當然不是只有呆呆地一直做,
技術的提昇要靠持續的練習,但觀念的建立則不只是如此,
而我應該是技術與觀念都還缺?

所以目前想到的主要就是先提昇技術,
至於觀念的部份則還沒想到其它方式,
當然要看別人的作品和反思自己拍的東西這部份是知道的,
所以前面有推薦的書都已經去圖書館預約了XD

然後就是能不能真的做到並持之以恆的問題了
Live long, and prosper!!
攝影書可以看看,
我個人倒是很推一本教你提升攝影反應和攝影眼的書:
攝影鐵人一定要會的150招
是英國學院教師的課程改編出來給大眾看的。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Akulamaru wrote:
前陣子上課時,一位藝術大學的講師說到他們以前修攝影課,
老師出給他們的作業就是每次定個主題去拍一定的數量,比方說一百張腳啦、一百張影子啦等等,
不過他們也就是交作業前才拿著相機胡亂拍個100張交差了事。
我相信那位教授並不是要學生隨便拍個100張來就好,只是學生嘛你也知道XD,
會懂得思考也是後來的事了。
只是如果藝術科系也是這樣訓練的話,是不是可以判斷它確實有幫助?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份作業:
目地 = 拍 100 張照片
過程 = 拍 100 張照片
結果 = 拍了 100 張照片...

您看出問題了嗎?
最初的目地就已經缺乏實質意義
根本是給學生碰運氣自己去領悟些別的
說再難聽一點, 既然自己領悟就好了, 還要這老師幹嘛?
而且沒領悟的學生怎麼辦? 怪自己衰小?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weechia wrote:
我個人倒是很推一本教你提升攝影反應和攝影眼的書:
攝影鐵人一定要會的150招


粉好,我又給它敗下這一本書了

攝影書不是可以看看而已,而是要去多看看
買攝影書也是對自己的投資啊~

吸收不同的觀點,提升自己的視野,真的有很大的突破


樓主提到說
前陣子上課時,一位藝術大學的講師說到他們以前修攝影課,
老師出給他們的作業就是每次定個主題去拍一定的數量,比方說一百張腳啦、一百張影子啦等等

老師的用意是很好,可是學生只是隨便拍一百張交差了事
顯然,那些隨便拍照交差的學生並沒有把心思放在攝影上面

老師沒有說的是
拍一百張 (腳、影子),是要你用不同的拍攝角度、不同的拍攝思惟來拍一個平凡到不行的主題

這樣子的練習多了,你的攝影技巧自然而然就烙入了無意識中,成就了攝影本能
下次當你看到一個景時
不加思索地,你就會很自然地按下快門

練習沒有捷徑,你就是要多去拍攝
古時候練蹲馬步的學武者,他有捷徑嗎?沒有!
所以,攝影人也是從多拍照當中,去練就一身攝影本能

攝影書是幫助你充實攝影知識,並且找出自己的盲點
實際去拍照,大量的練習是去行,讓攝影的知識溶入你的無意識中,成為一項本能

知道了,然後去行動
兩者不可偏廢!

inunu wrote: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份作...(恕刪)


同樣拍一百張腳

學生被動交作業

樓主主動學習

我想會有不同的結果

即使不是最好的方法
但也可以給樓主鼓鼓掌!
dgg wrote:
我想會有不同的結果

版大肯積極學習, 在態度上絕對值得給予正面肯定

只是小弟想說換個方式
例如腳, 我只要你拿五張出來就夠!
但每一張都要表現出某個主題
辛勤的腳, 漂亮的腳... 等等

那麼辛勤的腳你必需要去想
辛勤是什麼? 能用什麼方式呈現或暗示?
要怎麼樣加強這些效果?
要用什麼光線或角度去拍?

我敢保證, 你會去想, 會去試, 會去比較, 除非你對拍照一點興趣都沒有
最後在數十張照片裡挑出認為最具代表性, 最能傳達想法和意念的出來

接下來是成果驗收
給家人朋友看, 放到網上分享
看看有多少人能夠理解並認同你達到的效果

如果今天我是老師, 我想看的根本不是照片
想看的是你做了什麼, 為什麼, 做的如何
但在 100 張腳的照片面前, 小弟真不知道要看什麼...
毛嗎...?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